天下以为
令尹让于孙叔敖则遇楚庄王也伍子胥前功多后
戮死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阖闾后遇夫差也夫骥罢
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
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夫兰生于茂林
之中深山之间人莫见之故不芬夫学者非为通也
为穷而不忧困而志不衰先知祸福之始而心无惑
焉故圣人隐居深念独闻独见夫舜亦贤圣矣南面
而治天下惟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
刑戮之中则为善矣亦何位之有桀杀关龙逢纣杀
王子比乾当此之时岂关龙逢无知而王子比乾不
慧乎哉此皆不遇时也故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
其时者也子无惑焉诗曰鹤鸣于九□声闻于天
论衡
  逢遇篇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
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
卑贱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遇在众
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进在遇退在
不遇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
也故遇或抱葱凶鹩阼钪朝不遇或持洁节卑于
尧之廷所以遇不遇非一也或时贤而辅恶或以大
才从于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浊或无道德而以技
合或无技能而以色幸伍员帛喜
宜读作
伯鹤
俱事夫差
帛喜尊重伍员诛死此异操而同主也或操同而主
异亦有遇不遇伊尹箕子是也伊尹箕子才俱也伊
尹为相箕子为奴伊尹遇成汤箕子遇商纣也夫以
贤事贤君君欲为治臣以贤才辅之趋舍偶合其遇
固宜以贤事恶君君不欲为治臣以忠行佐之操志
乖忤不遇固宜或以贤圣之臣遭欲为治之君而终
有不遇孔子孟轲是也孔子绝粮陈蔡孟轲困于齐
梁非时君主不用善也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夫
能御骥J者必王良也能臣禹稷□陶者必尧舜也
御百里之手而以调千里之足必有摧衡折轭之患
有接具臣之才而以御大臣之知必有闭心塞意之
变故至言弃捐圣贤距逆非憎圣贤不甘至言也圣
贤务高至言难行也夫以大才乾小才小才不能受
不遇固宜以大才之臣遇大才之主乃有遇不遇虞
舜许由太公伯夷是也虞舜许由俱圣人也并生唐
世俱面于尧虞舜绍帝统许由入山林太公伯夷俱
贤也并出周国皆见武王太公受封伯夷饿死夫贤
圣道同志合趋齐虞舜太公行耦许由伯夷操违者
生非其世出非其时也道虽同同中有异志虽合合
中有离何则道有精粗志有清浊也许由皇者之辅
也生于帝者之时伯夷帝者之佐也出于王者之世
并由道德俱发仁义主行道德不清不留主为仁义
不高不止此其所以不遇也尧混舜浊武王诛残太
公讨暴同浊皆粗举措钧齐此其所以为遇者也故
舜王天下□陶佐政北人无择深隐不见禹王天下
伯益辅治伯成子高委位而耕非□陶才愈无择伯
益能出子高也然而□陶伯益进用无择子高退隐
进用行耦退隐操违也退隐势异身虽屈不愿进人
主不须其言废之意亦不恨是两不相慕也商鞅三
说秦孝公前二说不听后一说用者前二帝王之论
后一霸者之议也夫持帝王之论说霸者之主虽精
见拒更调霸说虽粗见受何则精遇孝公所不得粗
遇孝公所欲行也故说者不在善在所说者善之才
不待贤在所事者贤之马圄之说无方而野人说之
子贡之说有义野人不听吹籁工为善声因越王不
喜更为野声越王大说故为善于不欲得善之主虽
善不见爱为不善于欲得不善之主虽不善不见憎
此以曲伎合合则遇不合则不遇或无伎妄以奸巧
合上志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窃簪之
臣亲于子反鸡鸣之客幸于孟尝子反好偷臣孟尝
爱伪客也以有补于人君人君赖之其遇固宜或无
补益为上所好籍孺邓通是也籍孺幸于孝惠邓通
爱于孝文无细简之才微薄之能偶以形佳骨娴皮
媚色□夫好容人所好也其遇固宜或以丑面恶色
□媚于上嫫母无盐是也嫫母进于黄帝无盐纳于
齐王故贤不肖可豫知遇难先图何则人主好恶无
常人臣所进无豫偶合为是适可为上进者未必贤
退者未必愚合幸得进不幸失之世俗之议曰贤人
可遇不遇亦自其咎也生不希世准主观鉴治内调
能定说审词际会能进有补赡主何不遇之有今则
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何福佑之有乎进能有益纳说有补人之所知也或
以不补而得佑或以有益而获罪且夏时炉以炙湿
冬时扇以火世所希主不可准也说可转能不可
易也世主好文己为文则遇主好武己则不遇主好
辩有口则遇主不好辩己则不遇文主不好武武主
不好文辩主不好行行主不好辩文与言尚可暴习
行与能不可卒成学不宿习无以明名名不素着无
以遇主仓猝之业须臾之名日力不足不预闻何以
准主而纳其说进身而托其能哉昔周人有仕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