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而习为高岸
之节顾视四海饥寒困穷之士莫不辊九贿芏不
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
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
可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
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
辱者而后可以语此今夫天下之所以奔走于富贵
者我知之矣而不敢以告人也富贵之极止于天子
之相而天子之相果谁为之名岂天为之名耶其无
乃亦人之自相名耶夫天下之官上自三公至于卿
大夫而下至于士此四者皆人之所自为也而人亦
自贵之天下以为此四者绝群离类特立于天下而
不可几近则不亦大惑矣哉盍亦反其本而思之夫
此四名者其初盖出于天下之人出于私意以自相
号呼者而已矣夫此四名者果出于人之私意所以
自相号呼也则夫世之所谓贤人君子者亦何以异
此有才者为贤人而有德者为君子此二名者夫岂
轻也哉而今世之士得为君子者一为世之所弃则
以为不若一命士之贵而况以与三公争哉且夫明
公昔者之伏于南海与夫今者之为东诸侯也君子
岂有间于其间而明公亦岂有以自轻而自重哉洵
以为明公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其尝
之也盖以多矣是以极言至此而无所迂曲洵西蜀
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常
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
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
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伏惟加察幸甚
  上王兵部书         苏轼
荆州南北之交而士大夫往来之冲也执事以高才
盛名作牧于此盖亦尝有以相马之说告于左右者
乎闻之曰骐骥之马一日行千里而不殆其脊如不
动其足如无所著升高而不轾走下而不轩其技艺
卓绝而效见明着至于如此而天下莫有识者何也
不知其相而责其技也夫马者有昂目而丰臆方蹄
而密睫捷乎若深山之虎旷乎若秋后之兔远望目
若视日而志不存乎刍粟若是者飘忽腾踔去而不
知所止是故古之善相者立于五达之衢一日而盼
之闻其一鸣顾而循其色马之技尽矣何者其相溢
于外而不可蔽也士之贤不肖见于面颜而发泄于
辞气卓然其有以存乎耳目之间而必曰久居而后
察则亦名相士者之过矣夫轼西州之鄙人而荆之
过客也其足迹偶然而至于执事之门其平生之所
治以求闻于后世者又无所挟持以至于左右盖亦
易□而难合也然自蜀至于楚舟行六十日过郡十
一县三十有六取所见郡县之吏数十百人莫不孜
孜论执事之贤而教之以求通于下吏且执事何修
而得此称也轼非敢以求知而望其所以先后于仕
进之门者亦徒以为执事立于五达之衢而庶几乎
一日之盼或有以信其平生尔夫今之世岂惟王公
择士士亦有所择轼将自楚游魏自魏无所不游恐
他日以不见执事为恨也是以不敢不进
  见张文定公        黄庭坚
双井黄某再拜献书致政宣徽少师阁下诗云瞻彼
淇澳绿竹漪漪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
g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惟古之德人
其高明有临其靓深有威其润泽在下其光辉在上
使人望之而鄙吝之意消亦不容声也恭惟阁下道
尊德贵载之从来饭糗桑枢而山立乘轩委佩而超
然出入诸公间如砥柱之屹中流也问学文章冰销
彼己惟道以为体白首日新夙夜德人之事如川之
发源其贫无行义之储不见比数于时辈无以为左
右重顾有事贤之心取与自信甚笃尝与深识士大
夫咏嗟盛德相讲劝以为归而身贱远未得有足迹
于门墙之下今日扫舍人之门非敢以小人固陋僭
求言论风旨拜于庭而承顾盼进几杖而见股氲
所以不言而饮人者则淇澳之所歌昔闻其声今见
其实操豚蹄以祝虽所欲者奢而可笑先至后去以
来东壁之余光不可谓无意者也蒙冒清重俯以听
命不宣某再拜
  与东川提举         前人
某名在不赦之籍长为人间弃物胥疏隐约蓬蒿之
下直偷生耳已无冠盖可从人间礼数幅巾短褐仅
目盖缠不可以参谒使车道左窃惟盛德之度可以
存而不论言语郑重老病之常态冒渎情重悚仄无

  送雷季正序        元姚燧
燧从鲁斋先生游最故且久于同门之士学为最怠
而不加进自亲夏楚时犹尔况今载名仕版远处数
千里之外哉昔之怠者为忘不加进者e而为退矣
宜季正之耻友而羞际予之心安焉而不敢有憾不
谓徒以从游之久故愿因鄙言获进拜先生屦前呜
呼其志则勤其意则良惜所藉以为介者非其人也
是一也又先生自谢政而归屏迹桑梓养安泉石家
事不以干于心乡人莫得见其面于时求欲如祭酒
之授徒来则受之亦难也予则止之无行虽然以先
生平昔乐教之心且熟子之兄伯静之名尝哀其愿
见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