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刊著赵燕秦夏凉乞伏西蜀等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论先朝之日草构悉了唯有李权蜀书搜索未获阙兹一国迟留未成去正光三年始购得讨论闷而先臣弃世凡十六国各为春秋一百二卷近代之事最为备悉未曾奏上弗敢宣流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傥或浅陋不回睿赏乞藏秘ト以广异家。
韩显宗为著作郎撰冯氏燕志孝友传各十卷。
高谦之为国子忄专士以舅氏沮渠蒙逊曾据凉土国书漏阙谦之乃修凉书十卷行於世。
常景为秘书监撰儒林烈士传各数十篇。
梁祚为秘书令撰陈寿。《三国志》名曰:国统。
裴伯茂为中书郎曾撰。《晋书》竟未能成。
温子钗中书郎撰永安记三卷。
宋绘好撰述中朝士传十卷。
李公绪为卫州司马属疾去官潜居自待雅好著书撰古今异记二十卷赵语十三卷。
高闾为侍中撰燕志十卷(记冯跋事)。
姚和都为左人尚书撰奏记十卷(记姚苌事)。
杨之撰雒阳伽蓝记五卷庙记一卷。
北齐魏收天保元年除中书令兼著作郎二年诏撰史四年除魏尹故优以禄力专在史ト不知郡事初帝令群臣各言尔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早成魏书故帝使收专其任。又诏平原王高隆之总监之署名而已帝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始魏初邓彦撰代记十馀卷其後崔浩典史游允程骏李彪崔光李琰之徒知世修其业浩为编年体彪始分作纪表志传书犹未出宣武时命邢峦追撰孝文起居注太和十四年。又命崔鸿王尊业补续焉下讫孝明事甚委悉济阴王晖业撰辨宗室录三十卷收,於是部通直常侍房延祜司马空辛元植国子忄专士刁柔裴之尚忄专总斟酌以成魏书辨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後事备一代史籍表而上闻之敕成一代大典凡十一纪九十二列传合一百一十卷五年三月奏上之秋除梁州刺史收以志未成奏请终业许之十一月复奏十志天象四卷地形三卷律历二卷礼乐四卷食货一卷刑罚一卷灵徵二卷官氏二卷释老一卷凡二十卷续於记传合一百三十卷分为十二帙其史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论前後二表一启焉皇建中诏收更加研审收奉诏颇有改正及诏行魏史收以为在秘ト外人无繇得见,於是命送一本付外省一本付邺下任人写之阳休之为中书监撰幽州人物志行於世。
刘昼冀州举秀才不第撰高才不遇传四卷。
颜之推为黄门侍郎撰集灵记二十卷冤魄志三卷李踝国春秋二十卷左史六卷。
卢思道为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撰知己传一卷。
後周萧大圜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性好学务於著述人之旧事三十卷寓记三卷。
荣建绪性宽直兼有学业为载师下大夫仪同三司及平齐之始留镇邺城因著齐记三十卷。
姚最字士会为太子门大夫迁蜀王秀司马忄专通经史尤好著述撰梁後略十卷行於世(又撰序行记十卷)。
刘椅内史中大夫撰梁典三十卷。
隋魏澹为著作郎仍为太子学士别成魏史为例一卷其一曰臣闻天子者继天立极终始绝名故。《狭捍》曰:太上不名曲。《礼》曰: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诸侯尚不生名况天子乎!若为太子必须书名良繇子孝对父生称父前子名礼之意也。是以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传》曰:举以太子礼杜预注云:桓公子庄公也。十二公唯子同是嫡夫人之长子备用太子之礼故史书之於策即位之日尊成君而不名春秋之义圣人之微旨也。至如司马迁周之太子并皆言名汉之储两俱设其讳以尊汉卑周臣子之意也。窃谓虽立此志恐非其义何者春秋礼记太子必书名天王不言出此仲尼之褒贬皇王之称谓非当时与异代遂为优劣班固范晔陈寿王隐沈约参差不同尊卑失序至於魏收讳储君之名书天子之字过。又甚焉今所撰史讳皇帝名书太子字欲以尊君卑臣依春秋之义也。其二曰五帝之圣三代之英积德累功乃文乃武圣贤相承莫过周室名器不及后稷追谥止於三王即前代之茂实後人之龟镜也。魏氏平文以前部落之君长耳太祖远追二十八帝并极崇高违尧舜宪章越周公典礼但道武出自结绳未师典诰尚须南董有笔裁而正之反更饣希非言是观过所谓决渤镏水复去堤防襄陵之灾未可免也。侯力微天女所诞灵异绝世尊为始祖得礼之宜乎!文昭武成雄据塞表英风渐盛图南之业基自此始长孙斤之乱也。兵交御座太子受命昭成获免道武此时后缗方娠宗庙复存社稷有主大功大孝实在献明此之三世称谥可也。自兹以外未之敢闻其三曰臣以为南巢桀亡牧野纣灭斩以黄钺悬首白旗幽王死於骊山厉王出奔於彘未尝隐讳直笔书之欲以劝善惩恶诏诫将来者也。而大武献文并皆非命前史立纪不异天年言论之间颇露首尾杀主害君莫知名姓逆臣贼子何所惧哉!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圆首方足孰不瞻仰况复兵交御座矢及主屋而可隐没者乎!今始撰史分明直书不敢回避。且隐桓之死闵昭杀逐邱明据实叙於经下况复悬隔异代而致依违哉!其四曰周道陵迟不胜其弊楚子亲问九鼎吴人来徵百牢无君之心实彰行路夫子刊经皆。《书》曰:卒自晋德不竞宇宙分离或帝或王各自署置当其生日聘使往来略如敌国及其终也。书之曰:死便同庶人存没顿殊能无怀愧今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