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全不从是生义,抑又何欤?

  卦变

  乾坤生六子,传有明文,其余某卦从某卦来者,乃后人以卦画g偶推其相生之理,非先画某卦,然后变某卦也。来瞿塘说《易》,纯以错综为主,是执余义为本义矣。此如五藏属五行,递生递克,确有是理,以病证验之,并确有是事,然五藏实一时俱生,非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也。

  周礼

  《礼记》不引周礼,《左氏春秋传》亦不引《周礼》,然汉文帝得魏文侯乐工窦公出其本经,即大司乐章,此《周礼》不伪之明证矣。盖国家典制,朝递有沿革,即一朝亦自有沿革,《周礼》作于西京之初,而《礼记》出于东迁以后,数百年中,其并省改易不知凡几。《周礼》为天子之制,而《左传》记诸侯之事,其体例亦各不同,未可执以定真伪也。

  孟子误字

  “夫子之设科也”,赵岐注本:夫子作夫予,其注亦为孟子自道之词,文义显然。集注盖偶沿误,本未核赵注观孟子或问及语类,均不辨及此字,知朱子所见之本,即作子字矣。

  娣侄

  古者嫁女,必以同姓为娣侄,疑皆以宗女充之,否则天王之女,有备诸侯下陈者,于事理不近。蔡侯称“息妫吾姨”,P姜称“谭公维私”,明姊不同归也。《硕人》又称“庶姜孽孽”,明非女公子也。又鲁嫁伯姬,三国来媵,齐人与焉,实非同姓。或周衰之变礼欤?其或被出,娣侄同归与否,礼无明文,考《左传》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又诱其故妻之娣与之别居,是归则娣侄俱归,故诱而反之矣。

  立后

  无子立后,古礼也,然此自为世官有庙者言,非人人立后也。后世人人立后,非尊祖ё逯本义。孔子庶兄伯皮未闻有后,岂非以不主祀欤?

  不吊不入兆域

  《礼》云:死而不吊者三,曰畏、压、溺。又云:兵死者不入于兆域。此当指三军大北,溃卒败将而言。晋赵鞅誓师,称桐棺三寸不入兆域,是其事也。若执干戈以卫社稷,埋轮绁马首离而心不惩者,是忠臣孝子,宜报馨香,先王制礼而苛为之罚乎?

  牛马

  古者牛服箱而不耕,然冉耕字伯牛,牛字从何起义?古者马驾车而不骑,然驾车钩衡而已,不被也。春秋有地名“”,《传》有“据而食”事,字从何得名?疑其事古皆有之,但不似后世为通例耳。

  河图

  伏羲《河图》,先儒以为马背旋毛,然则顾命东序所陈,当为马革一具耶?俞玉,吾疑为玉类,其说无据,而石脉成文,尚差近理。

  洛书

  《河图》曰:图作旋毛状,可也。《洛书》曰:书定为文字,汉儒以初一曰五行等六十五字为书文,已为附会,至解为九宫g偶,则是图非书矣。且神龟背负经典无文,其说皆出于纬候,宋人事事驳汉儒,惟此事不能正也。

  国风

  曰邶、曰墉、曰唐、曰桧,皆西周之旧名,而诗则多在东迁后,知周时太史所掌诗有旧目,后人弗敢改,但续采之风以类附入耳。季札观乐在孔子前,曰 “为之歌邶、墉、卫”,曰“为之歌唐”,曰“自桧以下无讥焉”,是其证也。然则王风亦必旧目,非孔子所定,明矣。

  刘氏论诸侯无私史

  刘原父谓东迁以前诸侯无私史,此据《春秋》始平王四十九年臆断之耳。伯禽费誓,首称公曰,此鲁史之词,非周史之词也。

  帅师

  《春秋》书帅师会伐郑,庆父帅师伐于余丘,胡传谓:“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此全不考校之言。古者兵出于农,有事则聚,而授甲役竣则散而归田,非有营卫之屯聚、方镇之瓜分可籍之以为变,故公子鲍之取宋,陈氏之取齐,皆厚施得民,非得兵也。况氏武闱之事,皆一夫之力,何尝拥众作乱乎?

  春秋特笔

  春秋所载,有显然为圣人特笔者,如郑伯克段于鄢,纪侯大去其国,齐{子来,季子来归,郑弃其师,天王狩于河阳,及晋处父盟、公在干侯、陈亡书陈灾、赵盾许止书弑、吴楚不书Z之类,率变文见意,其中必有美恶存焉。所谓大义数十,炳如日星者也。其余随文褒贬,大都显然易见,不待穿凿。至于无功无罪之人,非善非恶之事,又不可不着于策者,则亦以常例书之而已。说者字字生义,是圣人治世非赏即诛,不容有一中立之常人也。

  杞宋正朔

  二王之后,得用先朝之正朔,此于《传》无明文。考宋取长葛,《春秋》书冬,而《传》称秋,盖取以九月――周正之冬、商正之秋也。此可证宋用商正,《礼记》载孔子之杞得小正,建寅旧典,独得于杞,此可证杞用夏正。

  野有死

  贞静者守礼,尚不足以见圣人之化,至于春之女,几有越礼之志,乃怯于吠,卒畏人知,则耻之防,明有以遏其邪心也。王柏乃以为舯贾诗而黜之,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