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申今去留。夫致必有宗。學必有承。教非宗則其學無所歸。學不承則其教無所自。南山律師宗於四分。承於智首。首承洪。洪承雲。雲承光。光承覆。覆承聰。聰則初傳四分。因考本受。即承於時。時則創行受法。專依四分。即承於正。若乃遠推本始。則法正承毱多。多承和修。修承阿難。難承迦葉。葉承我佛。是則金口祖承一十四世。今以四分開宗為始。斷自法正而下。至于南山。躡跡傳通九人。而聰首南山。覆.光.雲.洪則獨取霅溪。至於推部主為始祖。立法時為二祖。則前代闕如。始見今錄耳。或曰。法時自出僧祇戒心。那為此宗之祖。對曰。今家唯取受體。不論傳譯。又曰。然則受依四分。那出彼宗戒本乎。對曰。大士弘闡非凡。所籌事在濫觴。化存由漸。且如騰蘭至漢。士庶雲從。雖削染成儀。而歸戒不舉。此豈暗於教相。有所不行。直欲示其所遺。推功於後。迦羅翻戒其事例然(已上敘立。自下引證)。儒宗七廟。並以祖考已上。父子相因。以存享祀。其例一也。禪宗六祖第付衣盂。其例二也。天台九祖。相傳心觀。其例三也。以至西竺二十四祖。繼世傳持。師資迭授。其例四也。諸經律論次列七佛。雖取空劫已前三佛足成其數。亦將表示法道相承有由。其例五也。請詳諸例。足為明據。獨此律宗。浪引結集翻傳之師。間絕紊亂。可謂逐流迷源。尋枝忘本。以故出沒互見得失相形。終南已來五百餘年。宗祖差訛。傳持失緒。考其所學。可謂知本乎(已上舉例證。自下引文證)。然祖承之所出。備見南山教部。而非私說。今第而引之。戒疏序云。四分肇興。祖習綿遠。正法初百。便列其宗。斯人博考三機。殷鑒兩典。包括權實。統收名理。集結斯藏。通被時實。據此以法正開宗。尊為始祖明矣。業疏云。此方赤縣曹魏已前。並不受具。至嘉平年。法時沙門依法正部。行羯磨法。十人受戒。又云。神州一統。約受並誦四分之文。據此法時遠承法正。立為第二祖也(行事鈔.戒疏.內典錄文亦同此)續高僧傳論云。四分一律。雖翻在姚秦。而創敷元魏。是由赤髭論主初乃誦傳。未展談授。尋還西域。此方學侶竟絕維持。邇及聰覆。方開學肆等。相傳云。法聰本習僧祇。因考受體。首傳四分。據此聰師遠承法時。故為第三祖也。又論云。自初開律。師號法聰。元魏孝文北臺揚緒。口以傳授。時所榮之沙門道覆。即紹聰緒。纘疏六卷。但是長科。至於義舉。未聞于世。據此覆師親承法聰。即為第四祖也。傳云。慧光從佛陀禪師出家。陀曰。此沙彌非常人。若受大戒。宜先聽律。律是慧基。非智不奉。若初依經論。必輕戒網。邪見滅法。障道之源。由是依覆師。通四分等。據此光師承覆。故為第五祖也。傳云。道雲早依師稟。奉光遺令。專弘律部。造疏九卷。為眾所先。成匠極多。流衍彌遠。加以威容嚴肅。動止有儀。談吐慈和。言行相撿。據此雲師承光。故為第六祖也(附光師傳)。傳云。道洪據相州。紹通雲胤。容止沈正。宣解有儀。學門七百。諸經論士。將欲導世。皆停洪講席。觀其風略。採為軌躅。據此洪師承雲。故為第七祖也(附洪遵傳)。傳云。智首二十有二。方稟大戒。預於古佛塔前。請祈顯證。蒙降佛摩頂。身心安泰。方知感戒。及尋律部。多會其文。明若夙知。後聽道洪律席。同侶七百。鋒頴如林。至於尋文比義。首言逈拔。及玄思厲勇。通冠羣宗。剛正嚴明。莫尚於首矣。據此首師承洪。故為第八祖也(上至聰師。並出續高僧傳。即祖師所撰文。見大藏)。輕重儀云。先所宗承首律師者。孤情絕照。映古奪今。鈔疏山積。學徒雲踊。齊流五部之輝。通開眾見之表。事鈔序云。學有所承。承必知本。據此南山承首。故為第九祖也。厥後文綱已下。師徒傳講至于今多矣。然考其功業。不足亞於前修。故所不論也。上據從本至末。順而列之。故以法正為初。南山繼後。葢俲儒家立廟之式。若約從親至疎。逆而推之。則應南山為始。法正為終。例準戒疏云。至後彌勒佛興。即以尸葉為七祖也。今日從眾。略如上明。或所未安。以俟來哲。
  元豐四年九月十五日 餘杭郡沙門元照錄

  南山律師撰集錄

宗承律藏部。二十一件。合三十七卷(支開有五十九卷)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
  內典錄題云。行事刪補律儀武德九年製。貞觀四年重修。或云。八年。或為六卷。今分十二卷。並後人支開。然非本數。有云祖師自分者。非也。見行。

四分律拾毗尼義鈔三卷
  有本題云。拾毗尼要。貞觀元年製。後流新羅。此方絕本。至大中四年。彼國附還。元有三卷。今始獲上中二卷。未見下卷。近人分中為下。且成上數。失其本矣。今以兩卷。開為四卷。見行。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二卷
  貞觀八年出。二十一年重修。本一卷。後分三卷。見大藏。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四卷
  貞觀九年撰。二十二年重修。本二卷。後增為四卷。今分為八卷。見行。

四分律含註戒本二卷
  貞觀八年出。永徽二年重修。本一卷。後為二卷。今分三卷。見行。

四分律含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