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先。若行不先。則萬德不成。故先標足也。歸命禮者。盡其形命。歸敬作禮也。
  華嚴。善財。參五十三員善知識。最後到彌勒閣前見樓閣門。閉瞻仰贊嘆。見彌勒從別處來。善財作禮。願樓閣門開令我得入。彌勒至善財前。彈指一聲。樓閣門開。善財入已。樓閣即閉。見百千萬億樓閣。一一閣內。有彌勒領諸眷屬。并一善財。而立其前。
  禮法偈 真空法性如虗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箋】真空者。非頑空之空。法性者。目前萬法之性也。既曰萬法。而空亦萬法中之一。惟真空。不言空與不空。法性亦不言有性無性。故真空而法性不得。法性而真空不得。是名真空法性。如虗空者。謂真空法性。皆依虗空立用真空之體。不動也。真空之與虗空。猶先天之與後天也。常住法寶者。亘古亘今無始無終無斷無滅之大法寶也。非世間金銀之寶也。世間金銀價值。終有分際。惟法寶價值無分際故。永嘉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如來藏者。謂不止經律論文字。及黃卷赤軸之藏。乃如來四十九年說不到底。五時八教判不到底故曰難思。正難思時。不覺踏著自己影子。身光與摩尼寶珠。炳然交映。珠光身影不可甄辨始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瞻一禮。一剎一塵。風動水流鳥啼花笑常演摩訶。直得口誦之而不徹。耳聽之而無聲人法雙泯。是名真法。是名如法皈命。

  聽法第八

  【箋】涅槃。若離於四法。得涅槃者。無有是處。何等為四。一。親近善友。二。專心聽法。三。繫念思惟。四。如法修行。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為近於大般涅槃。何以故。開法眼故。
  付法藏經。佛言。一切眾生。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脫。法為清凉。除煩惱熱。法是妙藥能愈結病。法是眾生。真善知識。作大利益。濟諸苦惱所以然者。一切眾生。志性無定隨所染習。近善則善。近惡則惡。若近惡友。便遭惡業流轉生死。無有邊際。若近善友。起諸敬心。聽受妙法。必能令離三途苦惱。由此功德。受最勝樂。
  梵網。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智論。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
  成範。凡沙彌學心。當如旱地涸池。不厭多聞。不棄寸陰。若遇法師上座。講說經論了義之法。當虗心諦聽。於說法如父母本師想。於所聞法如饑受食。渴飲漿想。瑜伽師地論。菩薩欲從善友聽問法時。於說法師。有五種處不應作異意。當以純淨心。屬耳而聽也。一。壞戒不作異意。謂若聽法時。須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說法師破戒。不住律儀。我今不應從彼聽法。二。於壞族。不作異意。謂若聽法時。須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說法師微賤種姓。我今不應從彼聽法。三。於壞色。不作異意。謂若聽法時。須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說法師容貌醜陋。我今不應從彼聽法。四。於壞文。不作意異。謂若聽法時須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說法師言辭不文。我今不應從彼聽法。五於壞美。不作異意。謂若聽法時。須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說法師多懷忿恚。不以美言宣說諸法。我今不應彼聽法。
  華山梵網注始繇懈怠不聽。終則無惡不造。故凡有講法處。宜應往彼聽受。如不往聽。即是慢法。以慢法故福慧消滅。罪惡增長。所謂若非法味滋神。終無解脫。故戒之。
  凡遇掛上堂牌。宜早上堂。勿待法皷大擂。
  【箋】上堂說法。法門最尊之事。聽法亦亦人生極大之事。凡見掛上堂牌。當發歡喜難遭之想。毋使法皷大擂。倉倉皇皇。奔走法堂。大眾觀之不雅。自覺威儀不重。故宜早進。
  整理衣服。
  【箋】聽法時。衣帽當揀勝於尋常者。服之。若無勝服。雖破衲。必須嚴整。為重法故。
  平視直進。
  【箋】平視。不左顧右盼直進。不左之右繞。乃見端恭聽法之至。
  坐必端嚴。
  【箋】毗尼序。聽法時。上座來不應起。上座亦不應驅下座起。謂此時為聽法者眾。不及序上下之分。聽法後。而上下之分有在。故言不應也。
  不得亂語。
  【箋】法堂之上。人天交接。之時。各各靜默為聞法要。若一人亂語動眾。亂其聞思。如破和合。獲罪非輕。
  不得大咳唾。
  【箋】咳唾。咽喉不清。非胃中多火。則肺家有痰。不能抑之。此帶病聽法者。然不可縱恣。須奈煩少時。
  附 凡聽法。須聞而思思而修。
  【箋】聞。謂所聞之法。思。謂思所聞之法。必至明達所思。當依而修也。若聞而不思。猶不聞也。思而不深。猶不思也。思深而不行。雖行。而不至究竟者。其猶志於天下。而却步不前也。故聞思修者。如。
  楞嚴。古觀音。教授今之觀音。師師相承入流忘所之妙法也。
  不得專記名言。以資談柄。
  【箋】名言。非至道真實也。言愈浮。道愈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