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靠著。未免喚鐘作甕。
  遯菴演頌。從來七佛儀式。慶喜何曾欠少。堪笑黃面瞿曇。無端打個之遶。
  張無盡頌。鐘鼓聲沉托鉢回。巖頭一拶語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
  天山老人頌。父父子子。同鍋各爨。一齊趂出山門。惟有三峯老漢。
  法昌錄。德山巖頭父子不解之禍。皆起於雪峰把定揵椎。至使老漢一肚皮不合時宜。直向鐘皷聲前托出個鉢來。太煞眼底無人。不料飯巾影裏。突出一問。只得飲氣吞聲。縮歸方丈。頗奈雪峰。東語西話。皷動巖頭。簡點道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在。據法昌批判。老漢尚不會最初句。說甚末後句。當時聞恁麼話。只合穩踞方丈。巖頭雖有百千伎倆。也沒奈他何。秪為召問巖頭。至有密啟其意巖頭何不明言以征討之亦非好手。至明日老漢陞座後。撫掌曰且喜老漢。已會末後句。又道只得三年活。德山一生氣宇如王。運籌帷幄。何等鋒利。云何却被巖頭料定三年。果然自救不了。諸方浩浩商量。還有為他父子。雪不解之禍麼。
  頌。鐘鼓聲前托鉢。老漢住持不正。大小暗使機謀。罪犯彌天條令。說甚死活三年。且喜鉢盂無病。最初末後全提。我奉太上勅命。
  展鉢偈 如來應量器我今得敷展願供一切眾等三輪空寂。
  唵斯麻摩尼莎訶
  【箋】智論。佛名如來者。如定光佛等。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如定光佛等智。知諸法相。從如中來。故名如來。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
  金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應量器者千佛授受之法器。九十六種外道悉不知名。我今所以得敷展者。為已受佛戒。故得敷展。然敷展大義。非徒自利口體。先當發願為眾。三輪空寂者。
  能斷金剛經論。謂布施時。體達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皆悉本空。則能摧碾執著之相。是名三輪體空。一施空。謂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豈有我為能施。既知無我則無希望福報之心。是名施空。二。受空。謂既體達本無我為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三。施物空。物即貲財珍寶等。謂能體一切皆空豈有此物。而為所施。是名施物空。
  空鉢偈 若見空鉢。當願眾生。其心清淨。空無煩惱。
  唵部林
  【箋】若見此鉢。直見法界之量。及自己之量。等於真空。且不容些子。況有清淨煩惱之跡乎。
  華嚴若有欲識佛境界。當盡其意如虗空。故云其心清淨。從來不與染法相應。故云空無煩惱。
  滿鉢偈 若見滿鉢。當願眾生。具足成滿。一切善法。
  唵。嚂
  【箋】鉢飯既充滿。目前。不可徒生貪饕之想。不修梵行。當觀飯。之來處。粒粒從信施得來。一切善法。悉從此種智發生。故受施者。當梵行具足。所施者福果成滿。猶如種子發花。花復為果。滿足菩薩之梵行也。
  西域傳。佛鉢在乾陀國。青玉色。受三斗。諸國寶之供養終日。華香不滿。則如言滿之。
  擎鉢偈 擎持鉢飯。當願眾生。志在大道。為法供養。
  【箋】大道者。資養幻驅。本為修行。出世之道。故云志在大道。行願品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法供養也。
  華嚴。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
  智論。食為行道。不為益身。若得食時。先獻三寶。後施四生。
  勝思惟經。不起罪業。不起福業。不起無動業者。是名供養佛。
  華手經。若以花香衣食湯藥等。供養諸佛。不名為真供養。如來坐道場。所說微妙法。若能修學者。是名真供養。
  思益經。問云誰能供養佛。佛言能通達無生際者。
  文殊般若經。佛問文殊。汝云何供養佛。文殊答言。若幻人心數滅。我則供養佛。
  台教。供養佛者。只是隨順佛語。今順佛教。修三觀心。即為供佛。為破五住得解脫故。即供養法。三諦理和。即供養僧。
  供養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箋】佛身無為。故曰清淨。法名可軌。諸師成之。而得成佛。以法為身。故名法身。梵語毗盧遮那。華言徧一切處。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上無礙故。梵語佛。此云覺者。
  起信。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則以無念名之為佛。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箋】修因感報。名之為報。然有自報。他報。之別。自報。則理智如如。他報。則相好無盡。是名報身。
  華嚴疏。覺有之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如是。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盧舍那。此云淨滿。謂諸惑淨盡。眾德悉圓。又云。光明徧照。謂內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報身也。外以身光。照應大機。即他報身也。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箋】智與體真。能起大用。隨機普現。說法利生。故名化身。
  宗鏡。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性本寂。動靜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