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禮拜師。坐禪。不應作禮。師經行。不應作禮。師食。師說經。師梳齒。師澡浴。師眠息等。俱不應作禮。
  【箋】載七十二威儀。敬禮師法。候在晨晡。以表一日始終之誠。出晨晡。非禮也。若問佛法。及遠歸不拘。亦須候師無事。然後作禮。師若有事。俱不應作禮。
  師閉戶。不應戶外作禮。欲入戶作禮。應彈指三遍。師不應。應去。
  【箋】指月。趙州聞沙彌謁參。向侍者曰。教伊去。者乃教去。沙彌便珍重。師曰。沙彌得入門。侍者在門外。
  持師飲食。皆當兩手捧。食畢斂器。當徐徐。
  【箋】兩手捧。恭敬之致也。若奉師飲食當過眉。恐粗氣觸食也。始於奉食。終於斂器。無粗行之狀。故曰徐徐。
  侍師不得對面立。不得高處立。不得太遠立。當令小語得聞。不費尊力。
  【箋】善見論。立處高遠。意不相接。語不投機。
  事師法頌。若足踏師影。獲罪如破塔 論不宣太遠。頌不宜太近。至若不近不遠。左右逢源。應時及節。不費師言。事事周到。心心法門。而事師之道備矣。
  若請問佛法因緣。當整衣禮拜。合掌胡跪。師有語。澄心諦聽。思惟深入。
  【箋】善恭敬經。若有所疑。先應諮白。若見師許。然後請決 弟子諮決於師。未有坐而問者。如須菩提。舍利弗等。啟問世尊。必從座而起。顏回。曾子。請問夫子。必避席而問。雖門庭各別。其理一致。下二句。乃見聽受誠切之至。
  若問家常事。不須拜跪。但端立師側。據實申白。
  【箋】諺。家無常禮。有至禮存焉。非無禮也。謂禮有時。
  師若身心倦。教去。應去。不得心情不喜。見於顏色。
  【箋】讀書以變化氣質為先。學道以承順師意為始。孔子曰。色難。工夫與法華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合看。不可異同也。
  凡有犯戒等事。不得覆藏。速詣師前。哀乞懺悔。師許。則盡情發露。精誠悔改。還得清淨。
  【箋】懺悔。即悔過。華梵兼舉也。
  水懺。包藏瑕玼。佛不許可。說悔宣罪。淨名所尚。故有罪當盡情發露。如雲開月現。日照霜消。若有一絲覆藏。即為欺師。亦為自欺。不得清淨。
  大慧錄。古人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率德循行。思免無咎。所患。莫甚於不知其惡。所美。莫善於好聞其過。然豈古人之才智不足。識見不明。而若是耶。誠欲使後世自廣而狹於人者為戒也。
  毛詩正義。墓道之門幽閑。由希覩人行之跡。故有此棘。此棘既生。必得斧。乃可以開析而去之。以興陳我之心。不明。由希覩良師之教。故有此惡。此惡既成。必得徒飾其辭而已。誠發乎中。心形乎容貌。其愛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免惟恐不逮。故有進業。無退功。
  師語未了。不得語。
  【箋】與人語。必待彼語畢。方進。若師語未了。而夾雜進語。若拂師意。故言有終始。語有次第。不可不知。
  不得戲坐師座。
  【箋】師座。千古聖賢所尊之位。若涉於戲。則得罪彌重。若分座說法。僧差誦戒。坐者無犯。
  燈錄。黃檗一日捧鉢至南泉位上坐。泉入堂見便問。長老甚年行道。檗曰。威音王已前。泉曰。猶是王老師兒孫。下去。檗便向第二位坐。泉休去。溈山云。欺敵者亡。仰山云。不然。須知黃檗有陷虎之機。溈山云。子見處得與麼。雪竇云。可惜王老師。只見錐頭利。吾當時若作南泉。待伊道威音王已前。即便向第二位坐。令黃檗一生起不得。雖然如此。也須救取南泉。妙喜曰。何待問他甚年行道。纔入堂見他在主位。便捧鉢向第二位坐。直饒黃檗有陷虎之機。擬向甚處施設 黃檗欲占先機。翻成退後。南泉但能向上。不能向下。以至主賓失次。遺笑作者。雖然。且道那裏是主賓失次處。頌。最尊一位許誰知。纔擬生心受者癡。莫向威音敘戒臘。請看古佛載來時。
  及臥師牀。著師衣帽等。
  【箋】師與不犯。師不與輒著者犯。
  為師馳達書信。不得私自拆看。亦不得與人看。
  【箋】書。所以表信也。故馳書於千里之外。恍如面譚。夫道人書中無不可與人看者。然亦有為人方便處。若途中拆看。與人看。而有浮沉等事。小則損師名節。大有意外之禍。有累法門。故當慎密。
  到彼有問。應答則實對。不應答則善辭却之。彼留不得便住。當一心思師望歸。
  【箋】凡為專使。應答不應答。要在臨時轉變。若不應答答之。則與書相違。徒勞往返。燈錄。青原思。令希遷持書與南嶽讓曰。汝達書了。速回。吾有個鈯斧子。與你住山。遷至彼。未呈書便問。不慕諸聖。不重己靈時如何。嶽曰。子問大高生。何不向下問。遷曰。寧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聖求解脫。嚴便休。遷便回。青問。子返何速。書信達否。遷曰。書亦不通。信亦不達。去日蒙和尚許個鈯斧子。秪今便請。青垂一足。遷便禮拜。
  ◎馬祖令人送書到徑山欽。書中作一○相。師發緘。於○相中。著一點封回。忠國師云。欽師猶被馬師惑。徑山杲云。馬師仲冬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