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既得戒法。必得師教授威儀。從教授得威儀是也。四。授經阿闍黎。謂出家必須依師受習經文。解說義理。從所授經。得讀修妬路。若說義。乃至一四句偈等是也。五依止阿闍黎。謂比丘度夏。當依師住。或依止作宿。乃依止住一宿者是也。
  十夏以上。即和尚位。
  【箋】十。滿數。言得戒已經寒暑十易。而此戒無損。如美玉無瑕。正堪接物利生。即和尚之位。和尚。或云和闍。
  羯磨疏。翻譯多雜。番胡二傳。天語不得聲實。故訛傳。梵本正名烏波遮迦。傳至于闐。翻為和尚。傳至此土。什師翻為力生。後漢言。知有罪。知無罪。
  律攝。滿足十夏。方住師位。復須成就五法。一。知有犯。二知無犯。三。知輕。四。知重。五。於別解脫經。廣能開解。於諸學處。創結隨開。若遇隨緣。善知通塞。常誦戒本。能決他疑。益見多聞。自他俱利。威儀行法。無有虧犯。具足是德。名親教師。繇其親能教出離法。故雖近圓。於諸學處。不識輕重。設六十夏。仍須仗託明德。依止而住。
  雖比丘事。沙彌當預知之。
  【箋】比丘事。云何沙彌當預知也。謂將來不久登壇為比丘。故當預知比丘事。所以滋培初志。使其精進不退。捨小見大也。
  徵。前云不得聽大沙門說戒。聽則判。五逆同科。此云當預知之。二說若有所阻也。
  訓。誦戒羯磨。發露罪相。故下座不得聽上座羯磨。當預知者。正所以策進向上入大乘戒法。毋住跡沙彌。得少為足也。

  事師第二

  【箋】舍利弗問經。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說父母之恩。不可不報。師僧之恩。不可稱量。二者恩大。其孰為最。佛言。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開發知見。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焉。追其所生乃次耳。
  根本雜事。若人依托修行。於佛法中剃除鬚髮。而被法服。以淨信心。出家修行。彼人於師乃至盡壽。四事供養。未能報恩。
  華嚴。凡夫無智。執著於我并執我見。憍慢貢高。不愧無智。妄自尊大。見善不從。罔受教誨。於賢不親。去道甚遠。夫求戒法。當折我心。思惟聖道。屈節卑體。敬事師長。所謂尊師重道。見賢思齊也。
  弘明集。師之為功。在於發悟。譬猶荊璞而瑩拂之耳。若質非美玉。瑩拂何益。
  五燈。香林遠。依雲門十八年為侍者。門凡接師則呼曰。遠侍者。師應諾。門曰。是甚麼。如此者十八年。一日方悟。門曰。我今更不呼汝矣。師一日辭門。門曰。光含萬象。一句作麼生道。師擬議。門令更住十年。
  梁懺。佛言。天下善知識者。莫過師長。既能自度。亦復度人。
  ◎師長令我速離惡趣。
  太平御覽道部。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大智既成。復能成就小智。猶樹根生子。子復能生根。展轉相生。種類不絕。
  文中子。天地生我。而不能鞠我。父母鞠我。而不能成我。成我者。夫子也。道不啻天地父母。通於夫子。受罔極之恩。
  華山注。師以開導。友以切磋。世出世間法器。全賴師友。所當敬重。倘存憍慢。一生福慧消滅。故戒之。如常啼賣心肝。而學般若。世尊因地為半偈捨全身。然千燈。為法忘身也。
  當早起。
  【箋】凡事早起。事事次第。不至卒暴。諺曰。一日之計在於寅。
  欲入戶。當先三彈指。
  【箋】欲入戶。便師所需也。三彈指。聽師進止也。僧伽律。晨起須右脚入師戶。
  若有過。和尚阿闍黎教誡之。不得還逆語。
  【箋】失於中道謂之過。師長教誡還逆語。過而又過。不可教也。凡聞師教誡。靜默聽受。記取不忘。若有問難。當調柔進語。若不調柔。發言麤惡。同於逆論。
  事師法頌。若師所教誨。歡喜當聽受。自已或不能。則善言啟白。繇依止師故。所作皆成就。
  珠林。受說無違。則理超情俯。如說聽乖宗。則尠難通會。是以一象既虧。六爻斯墜。一言有失。則累劫受殃。故知傳法不易。受聽極難。良由去聖日久。微言漸昧。而一說一受。固亦難行。恐名利關心。垢情難淨也。
  視和尚阿闍黎。當如視佛。
  【箋】諸佛已過去。未來尚未來。現在說法者。惟和尚闍黎。代佛宣化。故曰當如視佛。
  正鋒錄。今之軒軒聲譽於當世者。不知有闍黎師法。而返捶詬幾死者。又何怪乎。後生小子習以成風。而不喪心病狂者哉。嗟嗟。今日之闍黎可以捶詬。而他日又可以為人說戒作師範乎。梁懺。謗師毀師。憎師嫉師。法中大魔。地獄種子。
  若使出不淨器。不得唾。不得怒恚。
  【箋】穢氣人皆畏避。然事師孝行。義無畏避之理。既除糞器。唾及怒恚。猶不除也。故除糞器。不待師見。默慰師意。若於師前作怒畏狀。義同逆論。
  曲禮。凡為長者除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塵不及長者。以箕自嚮而扱之。
  事師法頌。勿令阿闍黎少分生煩惱。無智相違背。定受阿鼻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