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畔。采新綠草敷為座 羲皇之時。巢居穴處。皆以草為座。詩。嫩草承敷坐。長松响梵聲 僧因習定曾敷草。天為聞經再雨華。葢上古草座風味。可想見也。
  宿於樹下。
  【箋】頭陀頌。古樹撑天外。依俙似劫初。何勞更結瓦。且喜暫為廬。鹿過苔分翠鳥啣花落裾。翻思黃面老。能不歎噓噓。
  今有牀榻。亦既勝矣。何更高廣。縱恣幻軀。
  【箋】物原神農始。作床蓆 神農以前。無床坐之具。今有床榻。已勝神農之世。何必高廣。既高廣矣。又尚雕刻。乃不知此身。匪金石之質。終不久住。徒勞靡費。何如竹床木榻。稻草蘆花。冬暖夏凉。隨時添減。為福也。五燈。趙州諗。始住觀音院。律身枯槁。僧堂無後架。繩床角折。繩繫殘薪。支之。屢有為師新之者。終不允。住持四十五年。未甞以一書告檀越。
  脇尊者。一生脇不著席。
  【箋】西域記。脇尊者。八十出家。少年誚曰。出家之業。一則習禪。二則誦經。今衰老。何所取進尊者聞之。誓曰。我若不通三藏。不斷五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脫。終不以脇至席。晝則研習教理。夜則靜慮凝神。三年悉證所誓。時人敬仰。號脇尊者。五燈。璧峰金。參晉雲海。示以萬法歸一。疑之三年。偶摘蔬次。忽凝然久之。海問子定耶。對曰。定動不關。海曰。定動不關。是甚麼金以筐示之。海不肯。金撲筐於地。亦不肯。爾後工夫益切。脇不至席。一坐七日。聞伐木聲。大悟。
  高峰妙禪師。三年六願。不沾牀[柷-口+登]。
  【箋】師諱原。妙。吳江徐氏子。母夢僧乘舟來。乃孕。至離襁褓。喜趺坐。遇僧入門。輒欲從之。十五出家。投禾法住師。十六薙髮。十七習天台教。二十更衣。入淨慈。立三年死限。脇不沾席。口體俱忘。於天目師子巖西石洞。營小室如舟。榜曰。死關。絕給侍。洞非梯莫登。撤梯斷緣。雖弟子罕得瞻視示寂偈云。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鐵蛇鑽入海。撞倒須彌山。
  悟達受沉香之座。尚損福而招報。噫可不戒歟。
  【箋】水懺序。知玄法師。邂逅一僧。患迦摩羅疾。視無倦。將別僧曰。子後有難。當往西蜀彭執茶隴山。雙松為誌。玄後居安國寺。懿宗禮之。賜沉香座。忽生人面瘡。醫皆拱手。因憶僧言。入山尋訪。二松之間。僧出迓。玄具陳劇苦。僧白。無傷。嵓下有泉。灌之即愈。及明引之泉。方掬水。瘡作語曰。公曾讀西漢書否。公即盎。我即錯也。累世求報。公十世為高僧。戒行精嚴。報不得便。今受賜沉香寶座。名利心起。故能害之。幸迦諾尊者。以三昧水解之。今不汝為患矣。掬水痛絕。甦後即愈。雙松古寺。悉隱不見。
  論。沙門坐次。自當休息萬事。放捨諸緣。身心一如。動靜無間。葢神通勝業。非定不生。無漏慧根。非靜不發。惟是水冷波澄。而珠光乃現。
  【箋】坐禪儀。探珠宜浪靜動水取應難。定水澄清。心珠自現。
  鏁緣柱繫。而猿躍斯休。
  【箋】禪法要解。譬如獼猴。被繫在柱。終日馳走。鏁常攝還。極乃休息。所緣在柱。念則如鏁。心喻獼猴。行者觀心。亦復如是。
  龜畏啗而謹藏。水狗終莫得其便。
  【箋】雜阿含經。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十二年。貪想不除。身靜意遊。曾無寧息。不能得道。佛化作沙門。至其所。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水狗。饑行求食。便欲啗龜。龜縮其頭尾四足。藏於甲中。不能得啗佛曰吾念世人不如此龜。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苦惱百千。即說偈言。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馬慙鈍而先發。神駿反遠遜其能。
  【箋】毗婆沙論。如二人俱至一方。一乘疾馬。一乘鈍馬。雖乘鈍馬。以前發故。而先至。信解脫者。勤行精進。先至涅槃。
  何有馳逐外緣。宴安床座。佛制沙彌。從大僧次第而與。
  【箋】四分。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與沙彌房舍。臥具佛言從大比丘下次第與。
  疇令廣座迴旋。且未容登臥自如。
  【箋】四分。時小沙彌等。大小便吐污泥織繩床坐臥具。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不得令沙彌坐臥織繩床上。若能愛護不污。聽坐。
  安可高床偃仰。夫已殃違十世。突尋悟達之讎(見前)。儻非命盡七朝。莫改善容之惑。
  【箋】求離牢獄經。阿育王弟。名善容。遊獵見諸梵志。裸形苦行。問曰。有何患累而無成辦。梵曰。坐有羣鹿。數共合會。我見心動。不能自制。王弟念此等梵志。猶有淫欲。釋子沙門。飲食甘美。在好床坐。豈得無欲王聞弟生邪見恐永迷沒。敕諸妓女。嚴粧至善容所。共相娛樂。未經時。王躬往語弟。汝何將吾諸妾恣意自娛耶。名諸大臣詣市殺之。諸臣諫曰。王秪此弟。願聽七日。王聽內宮作唱妓樂。至七日。王問七日之中樂否。弟曰不見不聞。何樂之有。王曰。眾妓自娛。何以面欺。言不樂耶。弟曰。應死之人。又何情於五欲。王曰。汝今憂念一身斷滅。在欲不樂。豈況沙門憂念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億百千世。身身受苦。念此心酸故出家為道。求於無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