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肘。七條得割截.作貼葉。作新者。一重。故者。兩重。正衣有二種謂。割截.貼葉也。從衣有二十二種。亦是割截.貼葉。上下增減不同也。凡聽講.修懺.禮佛.坐禪.布薩.自恣。一切入眾當搭此衣。如缺。開將上下二衣作從。受捨法同前。
  僧伽黎。一名僧迦胝。此云重複衣。又云雜碎衣。長五肘.廣三肘。當比七衣加四寸。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各二長.一短。名下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各三長一短。名中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各四長一短。名上品。新者。二重。故者。四重。正衣有十八種。謂割截.貼葉各九種也。從衣有六種。謂七條有二種。五條有四種也。凡入王宮.入聚落.應供.說法.禮三寶.禮和尚.阿闍黎。當搭此衣。正缺。開將下二衣作從。受捨同前。
  佛言。有五事得留僧伽黎。一有疑恐怖處。二有雨。三疑有雨。四作僧伽黎未成。五浣染。
  縵安陀會上下二衣。一云。縵條。言縵者。止是一幅不割截。無水田相也。此乃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所受衣也。上衣量同七衣。准七衣用。下衣量同五衣。准五衣用。受.捨法同前。但稱式叉摩那等三名為異耳。
  近日叢林中。絕不識有此衣。乃以大僧三衣直付沙彌。其誤甚矣。
  僧祗支。一名僧却崎。一名僧迦鵄。此翻掩腋衣。律云。時比丘尼。露胸膞而行。居士見之譏嫌。白佛。佛制作僧祗支覆肩衣。故尼受戒時。付三衣之外。加付此二衣式。叉摩那.沙彌尼亦得受。祗支長二肘.廣四肘。用覆左肩右開左。合受法。云。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僧祇支如法作。今受持。三說。捨云。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僧祗支是我五衣數。先受持今捨。一說。式叉摩那.沙彌尼。受.捨法亦同。但改名為異耳。
  覆肩衣。或云即瞿修羅。十三資具中。名副祗支。此衣與祗支不可竝著。著祗支則不著此。長.廣未詳受。捨法亦倣祇支。
  偏衫。非是佛制。因魏時請僧入內自恣。宮人見僧露臂。不以為善。遂作衣施。因綴于左邊祗支上。因而受稱偏衫。是祗支在左肩。偏衫在右肩。後人合之。總名偏衫也。
  尼師壇。此云坐具。昔佛一日巡行諸寮。見臥具多為不淨所污。乃制坐具。為障身.障衣.障臥具也。初制長四尺.廣三尺。後因迦留陀夷身量大。見佛來。故以手挽尼師壇。佛問。何故。答言。欲令大耳。佛乃更增半磔手。今當隨身之量。可加則加。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不得單作.不得雜用.不得淨施.不得離宿。離宿得突吉羅罪。不須捨。佛制作新具。用舊具。揲新具上。若無舊具。則已。佛初制袈裟角在左臂。坐具在袈裟下。後年少比丘。儀容端美入城乞食。多為女愛。由是制衣角在左肩。後衣角為風飄動。聽以尼師壇鎮之。後外道達磨多問。比丘肩上片布持將何用。答云。擬將坐之。達磨多云。此衣既可貴。有大威靈。豈得以所坐之布而居其上。比丘無以對。白佛。佛乃制還以衣角居左臂。坐具在衣下。但不得垂尖角。如象鼻.羊耳等相。受法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持。
  鉢多羅。此云應量器。即常用食器也。出家在家九十六種盡皆有鉢。但俗人多用雜.寶.銅.鑞.木.石等鉢。且其制自殊。今釋子所用。惟有鐵.瓦二種。其式乃世尊自作坯燒成。非一切人之所可共。乃恒沙諸佛之標幟也。其量四分云。上鉢一斗。下鉢五升。恐今人不能受持。十誦云。受秦三升。毗尼母云。下鉢升半。若過三升。不成受持。以此觀之。十誦之說為當。其色合熏作黑色.赤色。又云。鳩鴿色.孔雀色。不可作雜用。當敬之如目。比丘下鉢。即是尼僧上鉢。五眾皆共受持。受法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常用故。三說。下四眾受法亦准此。若無人時。獨受鉢。即具威儀。手執鉢。心念口言。我比丘(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常用故。捨准上可知。
  迦絺那衣。此云功德衣。亦云慶賞衣。謂前安居人坐夏已滿。功德勝故。以此慶賞之。乃七月十六日受也。後安居人。不得。又云迦提者。此云昴星。以昴星值此月。以此月得衣故名迦提也。受此衣時有五利。謂得畜長財.離衣宿.受別請.別眾食.食前食後至他家也。受此衣至十二月十五日。即捨與沙彌等。復受三衣。此衣四周有緣五條。條作十隔。亦現田相。若得新衣。若檀越施衣.若糞掃衣.非死人者。新物揲作淨。若已浣。浣已納作淨。即日來。不經宿.不以邪命得。方可受持。受時.捨時。俱當鳴鐘集僧羯磨。具出自恣篇。
  五納衣。用五種衣納成。一有施主衣。二無施主衣。三往還衣。四死人衣。五糞掃衣。無施主衣。謂道傍棄衣.河邊棄衣.螘穿破衣等。往還衣。謂天竺人亡眷屬。以衣贈送至林中。却取還施僧也。餘可知。十誦云。納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數。二少所求索。三隨意可坐。四隨意可臥。五浣洗易。六少蟲。七易染。八難壞。九更不餘衣。十不失求道。納衣成。不論重數。多少不用淨施。但納成亦須現田相。不現田相者。不許穿入聚落。
  糞掃衣。凡十種。謂牛嚼衣.鼠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