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慈光攝照。證明懺悔。從於無始以至今生。三障八苦咸得蠲除。自於此時盡未來際。四弘二利悉皆圓滿。願化同體眾生。共成無上正覺。我為汝等焚香舉偈。汝等隨我音聲。如法懺悔。各稱法名(稱已)。
  (師起座拈香。復位合掌舉云)。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繇無始貪瞋癡一切罪障皆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一切罪根皆
  審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沈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若於眾中審得有犯根本重戒。及干七逆者。應當別行警誡。
  師鳴尺云。
  前來審問之中。有犯某(戒遮)者。此是極重罪惡。破壞道器。經律嚴遮。人情難允。我今亦如爾之所言。申復方丈和尚。必遵律制。教勅於汝。但爾來日不得與諸清淨大眾。同期授受。
  引禮云。
  諸比丘起立聞磬聲禮謝三拜 撩衣(拜已)起具 問訊 分班 迎請者出班送師歸寮。
  (如常禮送師歸寮已。復至堂中同謝眾引禮師三拜。引禮即令諸懺悔者。總詣大殿通宵禮佛)。
  附審比丘尼戒。相綱目。若有尼眾。即於前文稱十方常住三寶已。一一問之。
  師撫尺云。
  諸比丘尼。我今問汝本所受持八波羅夷法。汝等應當諦實而答。

  第一 犯不淨行。受婬欲法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然此中所問戒相。不能全錄廣文恐人眾延遲。但撮其綱目以問耳)。  第二 有主物不與。盜心取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第三 故斷人命。歎譽快勸死戒(如前)。  第四 實無所知。自言我得上人法戒(如前)。  第五 共染心男子。相觸摩戒(如前)。  第六 與染心男子。立語共期八事戒(如前)。  第七 知他比丘尼犯波羅夷。覆藏戒(如前)。  第八 順從作舉比丘戒(如前)。
  比丘尼犯此八法。不得與諸比丘尼布薩羯磨共住。謂之破根本。當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以白四羯磨滅擯。退失無道果分。不得進菩薩大戒。準目連問經。犯波羅夷罪者。當墮焰熱地獄中。
  師撫尺云。
  諸比丘尼。我今問汝本所受持十七僧伽婆尸沙法。汝等應當諦實而答。
  第一 往來媒嫁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第二 無根謗毀戒(如前)。  第三 異分片謗戒(如前)。  第四 詣官言人戒(如前)。  第五 知度賊女戒(如前)。  第六 解舉尼罪戒(如前)。  第七 獨渡村宿戒(如前)。  第八 染心受食戒(如前)。  第九 勸受染食戒(如前)。  第十 方便破僧戒(如前)。  十一 餘黨助破戒(如前)。  十二 污家違諫戒(如前)。  十三 惡性違諫戒(如前)。  十四 親近覆罪戒(如前)。  十五 教住覆罪戒(如前)。  十六 瞋捨三寶戒(如前)。  十七 喜諍不憶戒(如前)。
  比丘尼於此十七法中。隨犯一一者。應二部僧中。強與半月行摩那埵法。行摩那埵已。應與出罪。當二部四十人中出是比丘尼罪。若少一人不滿四十眾。是比丘尼罪不得除。若不依律懺悔出罪。準經云。當墮大嘷叫地獄。
  師撫尺云。
  諸比丘尼。我今問汝本所受持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汝等應當諦實而答。
  第一 畜長衣。過十日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第二 離一一衣。異處宿戒(如前)。  第三 不足衣。過畜一月戒(如前)。  第四 從非親里。乞衣戒(如前)。  第五 多與衣。當知足受戒(如前)。  第六 不受自恣請貪好乞衣戒(如前)。  第七 不受自恣請。貪好共索戒(如前)。  第八 過六反索衣戒(如前)。  第九 自手受金寶銀錢戒(如前)。  第十 種種買賣寶物戒(如前)。  十一 種種販買戒(如前)。  十二 鉢減五綴不漏。更求新好戒(如前)。  十三 自乞縷線織衣戒(如前)。  十四 不受自恣請。貪好囑織戒(如前)。  十五 先與衣。後瞋恚奪取戒(如前)。  十六 畜藥過七日戒(如前)。  十七 過畜急施衣戒(如前)。  十八 知向僧物。自求入己戒(如前)。  十九 求是更索彼戒(如前)。  二十 以造堂直。貿衣共分戒(如前)。  二十一 以供他食直。貿衣共分戒(如前)。  二十二 以造房直。作衣戒(如前)。  二十三 以造舍直。貿衣共分戒(如前)。  二十四 畜好長鉢戒(如前)。  二十五 多畜好器戒(如前)。  二十六 病衣不與戒(如前)。  二十七 以非時衣。受作時衣戒(如前)。  二十八 先與貿易。後瞋奪取戒(如前)。  二十九 乞重衣過直戒(如前)(重衣。乃紬緞中貴價者)。  三十 乞輕衣過直戒(如前)(輕衣。乃紗羅中貴價者)。
  比丘尼犯此三十法。當捨與僧。若眾多人。若一人。不得別眾捨。若不依律捨懺。準經。當墮覆障地獄。故謂之捨墮。
  師撫尺云。
  諸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