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王氏子。嗣葉縣省禪師。遠甞與達觀頴。薛大頭七八人遊蜀。幾次遭迍。師以智脫之。眾以曉吏事。故稱之為遠錄公。謂學人要研究無上妙道。乃佛果也。必須立決定志。身雖窮困。其志須增益而轉堅。年雖衰老。其力當增益而轉。壯。切不可順隨流俗。苟且希圖聲名利養。自喪大德。循。順也。苟且。不正貌。苟容而取安也。
  夫玉貴潔潤。故丹紫莫能渝其質。松表歲寒。霜雪莫能凋其操。是故節義為天下之大。
  此節喻明堅持節義且玉之所貴。在乎潔淨溫潤也。玉有七德。謂堅實況仁。不變況義。貴佩況禮。潤彩況智。色潔況信。難污況忠。覩悅況樂。縱以丹砂硃紫塗之。亦不能染變其素質。表。耐也。松。耐盡寒威。故嚴霜重雪。亦不能傷敗其青英。以此而知。人不可無玉質松操之節義。乃天地間至大之要也。
  惟公標致可尚。得不自強。古人云。逸翮獨翔。孤風絕侶。宜其然矣(廣錄)。
  此節嘆美囑其自勉。惟。獨也。公指遠錄公。獨公之標格品致。可嘉可貴。豈得不自強以立志乎。節義謂有節操。而行合乎義理也。標。舉也。言其超卓傑立之極也。自強。易云君子之道。終日乾乾而自強不息。逸。縱也。翮。羽勁也。古云大鵬展翅。乘六息而背負青天。豈凡鳥能及。宜乎其然也△節義乃聖賢根本。佛祖靈苗。學者宜謹守珍惜之。
  此篇明親師友不可自怠。怠則學無成也。
  浮山遠和尚曰。古人親師擇友。曉夕不敢自怠。至於執爨負舂。陸沉賤役。未甞憚勞。
  此節勸人力行。謂上古之求道者。近明師。擇良友。朝勤夕惕。不敢自求安逸。爨。是炊爨。取其進火謂之爨。取其氣上謂之炊。負舂是搗米。寧與世違而不圖顯。著曰陸沉。賤役者。人所差為。難行之事。謂至於執爨負舂。不以為勞。陸沉賤役。不以為耻。終不敢生怠墮疲厭之心也。
  予在葉縣。備曾試之。然一有顧利害較得失之心。則依違姑息。靡所不至。且身既不正。又安能學道乎(岳侍者法語)。
  此節以己作證。如此等事。我昔在葉縣參省和尚時。備細而曾試之。汝州葉縣廣教院歸省禪師。冀州賈氏子。嗣首山念禪師。南嶽下九世○其住持枯淡嚴密。衲子畏之。浮山遠。天衣懷。聞其高風。特往參叩。正值雪寒。省呵罵驅逐。將水潑地。衣褥皆濕。他僧怒去。惟遠與懷整衣敷具。復坐如故。省到呵曰。你更不去。待我打你。遠近前云。某二人數千里特來參和尚禪。豈以一杓水潑之便去。省笑曰你兩個果來要參禪。卻去挂搭。遠充典座。眾苦其枯淡。省偶出庄去。遠私取油麵作。五味粥方熟。省忽歸。粥罷命典座。遠至。省曰汝竊取油麵。係盜用常住。遠云實取油麵。願乞責罰。省令算估衣盋還訖。更打三十挂杖趕出院。道友勸勉。省不允。友曰若不容歸。只乞隨眾聽法。省亦不許。省一日出街見遠旅邸前立。省曰。此是院門房廊。汝何住此。令人追筭店錢。遠無難色。遂持盋於市化還之。省歸謂眾曰。法遠真參禪之法器也。遂令歸。上堂對眾付衣嗣法焉。謂凡諸逆順境界。一一經歷。若我當時有一念顧惜利害之心。較量得失之意。則依違之。亦何有所定出小雅。姑息者。苟容取安也。出禮記。若如是者。於身既爾不正。又何能治心。以學道乎△者般做處。是第一等人流。學得的是好手。
  此篇明學道要在志力堅行。不可疑信相參也。
  遠公曰。夫天地之間。誠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見有能生者。
  此節先譬一暴十寒必不生。先舉世間萬物生長者為譬。誠。實也。謂凡物雖是易於生長者。設使一日方得暖氣蒸熏。而又為十日寒雨浸漬。亦未見有能生長者。藉以比學者用功之不恒也。
  無上玅道。昭昭然在於心目之間。故不難見。要在志之堅。行之力。坐立可待。其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朝則勤而夕則憚之。豈獨目前難見。予恐終其身而背之矣(雲首座書)。
  此節方明一信十疑必不悟。無上妙道。昭昭。即了然也。了了然在於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有何難見。然雖要在立志堅卓。如生鐵橛相似。行之勇猛。如與萬人敵一般。如此管取立地搆去。其或一日方有信力而行。且又有十日疑而不行。早起方纔勤力而作之。至夜則又畏憚而止之。如是求道。不獨目前難得成辦。予恐盡此一生背馳不得見矣△膏肓之針。起死之藥。俱在勤字中收。
  此篇明住持人凡事取捨。宜當細審也。
  遠公曰。住持之要。莫先審取捨。取捨之極定於內。安危之萌定於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從積漸。不可不察。
  此節舉其大槩。謂為住持之緊要。莫先於審察其取捨。看何者為急務。此宜該取。何者為無益。此宜當捨。取捨之籌極定於胸中。則安危之萌芽即定於外矣。然致人之安非一日能安。致人之危亦非一日便危。咸從積累漸浸。久之方發。斯不可不察也。
  以道德住持積道德。以禮義住持積禮義。以刻剝住持積怨恨。怨恨積。則中外離背。禮義積。則中外和悅。道德積。則中外感服。
  此節細分利害。葢所察者有三焉。若常時我以道德行住持事。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