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之深。子若為盡之。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湛堂即時屏去所習。專注禪觀。一日聞衲子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豁然開悟。凝滯頓釋。辯才無礙。在流輩中。鮮有過者。


  斷也塞也。


  灌注也。如瓶注水。使心不亂也。

出師表
  諸葛武侯。受顧命。輔後主。七擒孟獲。已定南方。乃出師伐魏。臨行遺表於後主。
  湛堂曰。有道德者樂於眾。無道德者樂於身。樂於眾者長。樂於身者亡。今稱住持者。多以好惡臨眾。故眾人拂之。求其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好者鮮矣。故曰與眾同憂樂。同好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孰不歸焉(二事癩可贅疣集)。

好惡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為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逆也。
  湛堂曰。道者古今正權。善弘道者。要在變通。不知變者。拘文執教。滯相殢情。此皆不達權變。故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做領布衫重七斤。謂古人不達權變。能若是之酬酢。聖人云。幽谷無私。遂致斯響。洪鐘簴受。扣無不應。是知通方上士。將返常合道。不守一而不應變也(與李商老書)。


  係替二音。極困也。滯也。

僧問
  僧問處名偏辟問。州答處名信手拈來無意路話。又謂放風前箭。轉格外機。須向言前領旨。句外明宗。不可尋言逐句。妄生揆度。趙州已至不立玄危。平坦之地。了無佛法身心。凡酬酢信口開合。皆無情識。不可較量也。故雪竇頌曰。偏辟曾挨老古錐。七斤衫重少人知。而今擲向西湖裏。下載清風付與誰。

趙州
  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曹州郝氏子。嗣南泉普願禪師。聲傳大夏。名聞九州。壽一百二十歲。

酬酢
  下音昨。客報主曰酢。主答客曰酬。


  音巨。謂飛簴。天上神獸。鹿頭龍身。說文云。鐘皷之柎也。飾為猛獸。釋名曰。橫曰栒。縱曰簴。
  湛堂曰。學者求友。須是可為師者。時中長懷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或智識差勝於我。亦可相從。警所未逮。萬一與我相似。則不如無也(寶峯實錄)。


  楚宜切。略也。
  湛堂曰。祖庭秋晚。林下人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昔真如住智海。嘗言在湘西道吾時。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自大溈來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知。得人不在眾多也(實錄)。

秋晚
  末運之際。法道凋零。
  湛堂曰。惟人履行。不可以一詶一詰。固能盡知。葢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理。或不可窮。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只伺過隙。與眾違欲與道乖方。相尚以欺相冐以詐。使佛祖之道。靡靡而愈薄。殆不可捄矣(答魯直書)。


  言遲也。


  加也。


  蒙昧也。


  乃也危也。
  湛堂謂妙喜曰。像季比丘。外多狥物。內不明心。縱有弘為。皆非究竟。葢所附卑猥而使然。如搏牛之虻。飛止數步。若附驥尾。便有追風逐日之能。乃依托之勝也。是故學者。居必擇處。遊必就士。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昔福嚴雅和尚。每愛真如喆標致可尚。但未知所附者何人。一日見與大寧寬。蔣山元。翠巖真偕行。雅喜不自勝。從容謂喆曰。諸大士法門龍象。子得從之遊。異日支吾道之傾頺。彰祖教之利濟。固不在予之多囑也(日涉記)。

驥尾
  參逐人行。曰附驥尾。謂蒼蠅之飛不可數步。托於驥尾。乃能千里之達也。

福嚴雅
  澤州福嚴良雅禪師。嗣洞山守初。青原下八世也。

大寧寬
  洪州大寧道寬禪師。嗣石霜楚禪師。南嶽下十一世也。

蔣山元
  蔣山贊元禪師。婺州義烏人。傅大士之裔。嗣石霜禪師。


  同也並也。

龍象
  水中力大。龍也。陸中有威。象也。巨德以喻之者。言其有力而托。有威而可習故也。


  撑持也。
  湛堂謂妙喜曰。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寶峯記聞)。

上下
  時人以名利為上。師今不愛名利。故不為時上。時人以庸鄙為下。師今操道德。故不為時下也。
  湛堂曰。予昔同靈源。侍晦堂於章江寺。靈源一日與二僧入城。至晚方歸。晦堂因問今日何往。靈源曰。適往大寧來。時死心在旁。厲聲呵曰。參禪欲脫生死。發言先要誠實。清兄何得妄語。靈源面熱不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