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乃能窮其高遠。其他孰與焉(記聞)。

孰與
  下去聲。及也。
  黃龍曰。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情。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何為而獨變乎。嗟其未至者。厭故悅新。捨此取彼。猶適越者不之南而之北。誠可謂異於人矣。然徒勞其心。苦其身。其志愈勤。其道愈遠矣(遁菴壁記)。


  地名在紹興府。


  往也。
  黃龍謂英邵武曰。志當歸一。久而勿退。他日必知妙道所歸。其或心存好惡。情縱邪僻。雖有志氣如古人。予終恐不得見其道矣(壁記)。

英邵武
  隆興府泐潭洪英禪師。邵武陳氏子。嗣黃龍惠南禪師。
  寶峰英和尚曰。諸方老宿。批判先覺語言。拈提公案。猶如捧土培泰山。掬水沃東海。然彼豈賴此以為高深耶。觀其志在益之。而不自知非其當也(廣錄)。

公案
  公者。乃聖賢一期之轍。天下通途之理。案者。即公府之案牘也。凡有天下者。未甞無公府。有公府。未甞無案牘。葢取為法。而治天下之不正。今佛祖機緣。目為公案者。亦猶是而已○愚按。批判拈頌。發明古人機用。勘驗學者邪正。葢有不可少者。若夫脚跟未穩。道眼未明。住於此作活計。則流滯情識。礙道匪淺。故寶峰此語。乃宗匠為人解粘去縛。即妙喜欲入閩碎碧巖集板之意也。若緣此而屏棄公案。抑止拈頌。則正眼不開。差別不明。穿鑿謬亂。觸事面墻。何以為人天師範耶。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爾輩不識廉耻。干犯名分。汙瀆示教。乃至如是。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三途地獄受苦者未是苦也。向袈裟下失却人身。實為苦也(壁記)。

旅泊
  旅如客店暫住。豈能久居。泊如舟夜止歇。天曉復行。言其不常住也。

大丈夫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語出孟子。


  大也。

誘掖
  前導曰誘。傍秋曰掖。


  畏也。


  招也。
  英邵武謂晦堂曰。凡稱善知識。助佛祖揚化。使衲子迴心向道移風易俗。固非淺薄者之所能為。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骨*(卄/(歹*巳)/土)]。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汙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晦堂頷之。

比丘
  梵語比丘。此云乞士。謂上乞諸佛之智以資慧命。下乞羣生之食以資色身。比丘具五德。謂乞士。破惡。怖魔。淨命。殺賊也。

苞苴
  包裹奇物。奉獻謟佞。以求托囑也。

骯[骨*(卄/(歹*巳)/土)]
  體盤旋貌。漢書云。曲眉骯[骨*(卄/(歹*巳)/土)]。倚立門傍也。

搖尾乞憐
  如犬見人搖尾以媚之。求憐憫而已。小人謟佞亦猶是。


  點頭而納。口不言而心許也。
  英邵武謂潘延之曰。古之學者治心。今之學者治迹。然心與迹。相去霄壤矣。


  有為功用曰迹。
  英邵武謂真淨文和尚曰。物暴長者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壞。不推久長之計。而造卒成之功。皆非遠大之資。夫天地最靈。猶三載再閏。乃成其功。備其化。況大道之妙。豈倉卒而能辨哉。要在積功累德。故曰欲速則不達。細行則不失。美成在久。遂有終身之謀。聖人云。信以守之。敏以行之。忠以成之。事雖大而必濟。昔喆侍者。夜坐不睡。以圓木為枕。小睡則枕轉。覺而復起。安坐如故。率以為常。或謂用心太過。喆曰。我於般若緣分素薄。若不刻苦勵志。恐為妄習所牽。況夢幻不真。安得為久長計。予昔在湘西。目擊其操履如此。故叢林服其名。敬其德。而稱之(靈源拾遺)。

真淨文
  隆興府寶峰真淨克文禪師。陝府閔鄉鄭氏子。嗣黃龍南禪師。南嶽下十一世。


  爾雅云。夏曰歲。取歲行一次也。商曰祀。取四時祭祀一終也。周曰年。取禾熟之意。唐虞曰載。取物終更始之義。已上俱年也。

再閏
  閏月定四時而成歲也。張純曰。三年一閏。天氣小備。五年一閏。天氣大備。葢閏月之不足。日之有餘也。古者一年三百六十六日。分為十二月。每月三十日。一年共三百六十日。餘剩六日。又六個月小。除六日為一歲。共餘十二日。三歲共三十六日。閏一月還餘六日在後。至二年餘。二十四日。連前六日。共三十日。又閏一月是為三載。故易云五歲再閏。


  勤也。

喆侍者
  潭州大溈真如慕喆禪師。撫州臨川聞氏子。嗣翠巖真。南嶽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