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十二分
  一.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二.祇夜。應頌。三.和伽羅。授記。四.伽陀。諷頌。五.尼陀羅。因緣。六.優陀那。自說。七.伊帝目多。本事。八.闍陀伽。本生。九.毗舍略。方廣。十.阿浮達磨。未有。十一.婆陀。譬喻。十二.優婆提舍。論議。

教外別傳
  正宗記曰。其所謂教外別傳者。非謂黃卷赤軸間言聲字色。樅然之有狀者。直與寶相無相一也。亦非果別於佛教也。正其教迹所不到者也。桉智度論曰。諸佛斷法愛。不立經書。亦不莊嚴語言。如此則大聖人其意何甞必在於教乎。經曰。我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小兒。以度於一切。是豈非大聖人以教為權。而不必專之乎。又經曰。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是豈使人執其教迹邪。又經曰。始從鹿野苑。終至拔提河。中間五十年。未曾說一字。斯固其教外之謂也。然此極且奧密。雖載於經。亦但說耳。聖人驗此。故命以心相傳。而禪者所謂教外別傳。乃此也。又吾宋 章聖皇帝為之修心詩曰。初祖安禪在少林。不傳經教但傳心。後人若悟真如性。密印由來妙理深。

十地
  一.歡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焰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

隔羅縠
  華嚴疏云。菩薩智與如來智。如明眼人隔輕縠覩眾色像。此言菩薩與佛見性不同。


  所嫁切。聲變也。今借為夏音。詐疑之意。如[口*耶]。本音斜聲也。今借為耶音。

[祝/土]
  側六切。塞也。

有嚮
  當作有響。尚嚮。當作尚饗。

透法身
  甞讀雲門古錄。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拈起拄杖云。會麼。僧云。不會。師云。北斗裏藏身。今脫拈杖一節。似失當時宗旨。

骼胔
  上音格。刀入骨聲。又枯骨曰骼。下疾智切。骨有肉也。又鳥獸殘骨。又刀入肉聲。月令。掩骼。薶胔。


  居乞切。言蹇也。

對牛彈琴
  魯賢士公明儀對牛彈琴。弄清角之操。牛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耳也。轉為蚊虻之聲。乳犢之鳴。乃掉尾躞蹄。奮耳而聽。合意故也。躞。悉協切。行貌。

一榼
  苦盍切榼。椑榼也。即今偏榼。所以盛酒。椑。鼙音。

唇吻
  當作脣。唇音真。驚也。非義。吻。武粉切。

起無
  當作豈無。

吉嘹
  下音料。北人方言。合音為字。吉嘹。言繳。繳。紏戾也。繳其舌。猶縮却舌頭也。如呼窟籠為孔。窟駞為[宋-木+巢]也。又或以多言為吉嘹者。嶺南有鳥似鸜鵒。籠養。久則能言。南人謂之吉嘹。開元初。廣州獻之。言音雄重如丈夫。委曲識人情性。非鸚鵡.鸜鵒之比。雲門居嶺南。亦恐用此意。

特石
  大石也。如牛曰特牛。說文曰。特牛。牛父也。言其朴特。

皆是佛法
  寶積云。佛告無邊莊嚴。如來常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以於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諸佛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

性僺
  僺當作[億-音+喿]。蘇到切。性踈貌。

榼[木*(天/韭)]
  借音盦[仁-二+(天/韭)]。糞壤也。

務原
  當作翁源。邑名。在韶州。其邑有靈山。山頂有泉下流。人飲此水者多壽。故以名焉。務。原當从女作婺。在歙州。非此用。

滅胡種
  稱西竺為胡。自秦晉沿襲而來。卒難變革。故有名佛為老胡。經為胡語。祖為碧眼胡。裔其後者為胡種。為釋氏子。而名胡種。得不撫膺自愧。所謂必也正名。孚世法師云。竊觀上代有經已來。賢德筆受。每至度語。無不稱云。譯胡為漢。且東夏.九州.西域為天竺者。是總名也。或云身毒。如梵稱此方為支那.震旦。若稱漢。漢止劉氏兩代二號。已後禪讓。魏.晉不同。須依帝王。稱謂甄別。且胡之雜戎。乃是西方邊俗。類此土有羌狄變夷之屬。何得經書乃為胡語。佛生天竺。彼土士族婆羅門總稱為梵。梵者。清淨也。承胤光音天。劫初來此。食地肥。身重不去。因即為人。仍其本名。故稱為梵。但有胡言處。以梵替之。庶後哲善談得其真正者矣。今雲門稱佛祖為胡。亦相襲而言也。身毒。毒。音篤。

打野榸
  卓皆切。枯木根出貌。遠浮山九帶作野狸。

以字  以字不成。其說有三。一謂是嘔啊二字。二謂是音字不譯。三謂是梵書心字。並指經籤題上以字也。嘔啊者。清涼疏主云。經首立如是。謂異外道。故外道經首皆立嘔啊。或云阿優。以為吉。阿之言無。優之言有。萬法雖眾。不出有無。此則斷常之計。今如即真如是。即妙有對破邪宗。以彰中道。一代時教。不出如是二字。
  高僧傳有譯經新意六例。一譯字譯音例。內分四。一.譯字不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