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故事。唐乃曰武林。避諱也。見子潛子武林山志。

呼猨
  靈隱之名。由慧理至曰。此吾西竺靈隱鷲峰也。飛來隱於此地。人未之信。理曰。彼山白猨呼之可驗。因呼猨。猨為之出。今寺之前有呼猨澗.飛來峯。故其山曰靈隱。

嘉遁
  嘉之言美也。遁。以道自藏。晉支道林甞遁藏吳中白馬澗之南。有石庵存焉。故人稱支公為支遁。又建支硎寺於姑蘇郡。土木壯麗。二眾同處。唐景龍改報恩。今支硎山觀音院是也。養駿。見祖英。

休牛歸馬  尚書.武成曰。武王伐殷。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說者曰。山南曰陽。桃林在華山東。皆非長養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乘用也。

輿人
  音歟。眾也。

叢林  梵語貧婆那。此云叢林。大論云。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如一一比丘不名為僧。諸比丘和合故名僧。僧聚處得名叢林。
  又大莊嚴論云。如是眾僧者。乃是勝智之叢林。一切諸善行。運集在其中。
  又雜阿含二十五。佛告阿難。汝遙見彼青色叢林否。唯然已見。是處名曰優留曼茶山。如來滅後百歲。有商人子名優波掘多。當作佛事。教授師中最為第一。即四祖優波毱多。梵音楚夏爾。以祖師居之。今禪庭稱叢林也。

黎庶
  上郎奚切。下商署切。眾也。

柯亭
  張隲高士傳曰。蔡邕告吳人曰。吾昔甞經會稽高遷亭。見屋東間第十六竹椽可以為笛。取用。果有異聲。又伏泊長笛賦.序云。柯亭之觀。以竹為椽。邕取為笛。奇聲獨絕。

陶壁
  晉陶侃少漁於雷澤。網得一織梭。挂於壁。後因一日雷電。忽化為龍飛去。

德風
  論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名翼  管子。管仲復於桓公曰。無翼而飛者。聲也。謂出言門庭。千里必應。故曰無翼而飛。
  又唐聖教序記云。名無翼而長飛。道無根而永固。

啟顙  啟當作稽。音啟。下首拜也。顙。額也。謂顙至地。周禮太祝之官禮有九焉。一.稽首。即久稽留停。頭至地也。二曰頓首。謂平敵如諸侯相拜。即以頭向下虗搖拜也。三.空首。君答臣下一拜。即以頭至手。四.振動。敬重之。戰慄動變拜也。五.吉拜。謂稽顙齊縗不杖以下。吉者。殷之凶拜也。即先作稽首。後作稽顙。即額觸地。六.凶拜。謂稽顙而後頓首。三年服者也。七.奇拜。謂稽首先屈一膝。即令邪拜。八.褒拜。謂報拜。即再拜也。或持節之拜。九.肅拜。謂但仰首以手揖之。今之揖讓是也。
  吾西方之禮亦凡九焉。一.發言問訊。二.俯首示敬。三.柔首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首肘據地。八.五輪著地。九.五體投地。齊縗。音咨催。

摳衣
  上恪侯切。曲禮。兩手摳衣去齊尺。衣毋撥。足毋蹶。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摳衣。謂以手內舉令離地。毋。音無。止之也。

漪漣
  上於離切。下力延切。風動水文。

灔澦
  荊州記云。灔澦如馬。瞿塘莫下。灔澦如象。瞿塘莫上。此言其險也。瞿塘。峽名。灔澦。石名也。

江陵
  西漢.貨殖志。蜀漢江陵千樹[楛-古+冏]。比其人與千戶侯等。

承祧
  禮記。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遠廟為祧。去祧為壇。去壇為墠。去墠為鬼。此皆言祭先祖遠近之差。自祧已上。皆為毀廟。墠音繕。除也。

法空座
  法華云。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

袖裏藏鋒  達觀錄.四藏鋒頌序云。叢林舊有四藏鋒。一曰就事藏鋒。二曰就理藏鋒。三曰入就藏鋒。四曰出就藏鋒。不知何人改就為袖。改理為裏云云。今禪家錄用就字為襟袖字。用理字為表裏字。共所不疑也。
  且如風穴錄有四出就語。一曰如何是密室中事。出袖談今古。回顏獨皺眉。二曰九夏賞勞。請師言薦。出袖拂開龍洞雨。泛杯波涌鉢囊花。三.舉南泉辭寒山遊石橋緣。僧問師意旨如何。出袖藏鋒能靈利。毛睫無差滑石橋。四.勘僧云。聲前來。句後殺。僧應[妳-女+口]。師云。出袖藏鋒無定止。汝潰經雨倒降旗。此蓋後人不善其意。妄以去就之就。改為襟袖之袖也。
  今叢林中以袖裏藏鋒.出袖拂開皆為用中語。舉口則棒拍已行。豈容擬議。雖然。苟欲詳其問答語脉。則是何旨意。古人之言。豈虗發邪。既學古人之建立。安可忽諸。且就事則全事。就理則全理。入就則事理俱。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