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唱導須响喨。音清語緩。使彼聞者。入耳熏心。永為道種。諸師異稱。謹辯於左。
  ○梵語和尚。此云力生。或稱長老。或稱住持。或稱方丈。俗呼堂頭。亦名壇主。
  ○羯磨梵語。此翻作法。即輔座。俗呼二師。亦名左師。或稱左寮。與禪堂首座同。
  ○教授唐言。即弼座位。亦稱二師。或呼右師。又稱右寮。與禪堂西堂同。
  ○尊證。是班首位。亦名七師。或稱七證。亦稱諸師。與禪堂後堂堂主同。
  ○開堂。即大引禮。或稱本堂。亦號首師。為一堂首領。與禪堂維那同。
  ○倍堂。即二引禮。亦稱本堂。或名次師。與禪堂參頭同。
  ○大作法。即三引禮。或稱左班。與禪堂悅眾同。
  ○二作法。即四引禮。或稱右班。與侍寮同。
  ○其餘引禮。不論多寡。通名引讚。俗呼站班引禮。亦隨五六七八次序而稱師傅。皆序執位。
  ○香燈值壇。位在列執。凡新戒。亦稱某師傅。
  ○凡執事小一級。見大一級。起立。讓坐。行則讓行。
  ○凡沙彌見老戒。如敬上座。清眾見列執。列執見序執。俱分上下。具如前兩序章說。
  ○凡戒堂有事。先白本堂開堂。平論不服。方白兩序。再三事大。分斷不下。可投方丈。如不白開堂。亂驚兩序。擅白方丈。并高聲驚眾者重罰。
  證義曰。古時傳戒唯律宗。自列朝頒敕後。禪教並開。正座代時宣揚。一方主位。兩序分三等。二師七師是聖執。菩薩戒中文殊彌勒所為故。引禮是賢執。十方菩薩為同學伴侶故。香燈值壇。及諸佐助為能執。能辦眾事故。江南焦山。性海禪師拾遺集持犯論。或問。時居末法。授戒者。博和尚之名。受戒者。博戒僧之名。其戒俱置之不論。其犯戒不可勝數。果有罪也耶。抑無罪也耶。答曰。無戒而授戒。如非冢宰而假八柄。以置天下之吏。受戒而犯戒。如受官職而方命以虐民。天下將置之不問乎。抑必置之於刑罰乎。吾知其必置之於刑罰矣。是故授戒者。已有一戒。方可授人一戒。已有二戒。方可授人二戒。無戒而授戒。一戒必招一戒之報。如白衣而弄天子之權。豈有不遭誅戮者乎。受戒者。受一戒。必持一戒。犯一戒。則招一戒之報。如為官而不治其事。豈有不遭黜罰者乎。斯理易明。不待智者而知也。是故已有一戒。則可授人一戒。無則不必授人戒也。能持一戒。則可受一戒。度其不能。則可還於其師。佛有明訓。所當依從。不可貪虗名而招實禍。

  次預習佛事

  今先總舉三壇。
  初壇。一。教鉢。二。請戒。三。查驗次鉢。四。懺摩。五。回復。六。說戒。七。發願。八。背誦毗尼日用。
  二壇。一。授沙彌律。二。教威儀門。三。散籤。四。請戒。五。示衣鉢名相。六。投柬。七。懺摩。八。回復。九。上供。十。請齋。十一。說戒。十二。發願。十三。授四分戒本。
  三壇。一。請戒。二。懺摩。三。回復。四。開示苦行。五。燃香。六。說戒。七。發願。八。授梵網。九。給牒。十。回復。
  (共三十一事)見三壇傳戒正範等書。
  次別分四△一。正座。初壇。發露復命。請戒。回復。說戒 二壇。請戒。投柬。回復。上供請齋。說戒 三壇。請戒。回復。示苦行。說戒。普示。(共十六事)尼眾。(別發露。別說八棄別說八敬。別開示)在家。(則說五戒。加說六重二十八輕)見三壇內集 二。輔座。初壇。發露。請戒。懺摩。回復說戒 二壇。請比丘戒。投柬。懺摩。回復。說戒。(贊禮偈八句。和僧偈四句。請聖四則。差右師單白。乞詞後單白。問遮難全篇。白四番羯磨。以上皆須熟記) 三壇。請菩薩戒。懺摩。回復。說戒。(共十四事)尼眾。(別發露。三次皆別懺摩。別問尼遮難)見三壇輔事 三。弼座。初壇。教鉢。(禮儀緣起。俱要熟記)請戒。查驗衣鉢。說戒。授律。背毗尼。散簽 二壇請比丘戒。示衣鉢名相。投柬。上供。請齋。說戒。(贊禮偈八句。和僧偈四句。請聖四則。遮難全篇。向白二行。呼拈香二行。壇上呼拜乞詞。俱要熟記)授四分戒本 三壇。請戒。說錫杖經。唱偈下壇。傳杖。授梵網經。給牒。(共十九事)尼眾(別教鉢。別過律。別過尼戒本。別過梵網。別給牒)凡期內辦白詞。齋銀。戒錄稿。二道榜文。十師柬。戒牒。佛位等。俱宜留心。親眼驗過。見三壇弼事 四。引禮。引禮之執有五。一。開堂。二。陪堂。三。大作法。四。二作法。從五以下。皆名弘讚。開堂引禮者。教導新戒禮儀也。先自將諸同寮。赴教授寮。禮右師。請教禮儀。所謂排班。站班。出入。拜立。合掌。觀鼻雁行。翔步。胡跪。起立。問訣。分班出堂。回堂。恭立。端坐。抄手。觀心。取筷。取碗。安筷。安碗。吃粥不响。掩口挑牙。嚼楊枝。嚼畢禮佛。禮誦。穿衣。大便。小解。各稱法名。答師尊諱。合掌欲拜。恭立讓路。應阿彌陀佛。行十方禮。鳴鐘起落。板魚起落。引磬小魚拜式。搭衣。摺衣。開四摺具。一字具。(又名隨具。即觸具也)展大具。展半具。掩具。應鉢。拈香方法上香儀式。多人圓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