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是故修行善入流者。正在即流得源。不遠而復。其若捨流而別尋源。則愈求愈遠。流者一念識心是也。源者。一念空假中是也。故曰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第二出其觀體者

  祇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觀者。三觀也。體者。三觀出生安立之處也。祇知一念者。不須緣理斷九。離此一念別求清淨真如也。一念即空。何般若而不具。一念即不空。何解脫而不有。一念即非空非不空。何法身而不圓。此大師所傳。天台一宗。即陰觀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性具之旨。舊注欲改祇字作應字。豈知宗旨者哉。

  第三語其相應者

  空破見思。與般若相應。假破塵沙。與解脫相應。中破無明。與法身相應。
  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
  人逢逆順之境。喜怒縈之於懷。以其心不空也。若得心空。不因讚譽而喜。不為譏毀而憂。以其心空而無所受故也。
  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
  喜怒不形於色。古之高士。及修忍之人。皆能行之。惟刀割不苦。恐不能以強力忍。若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節節支解而無煩惱。金剛經云。爾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此則身與空相應。乃能若是也。
  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
  依報者。謂人身正報所依一切受用物也。若素位君子。於富貴患難無適而不自得。則已能忘得失略喜慍。矧修禪之人。依報與空相應者。得失能擾其心哉。
  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
  愛見俱忘。空之力也。慈悲普救。不空之力也。始則旋假以入空。次則旋空而入假。故能不住無為而利益諸趣。
  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
  與空相應。內則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與不空相應。外則山花若也逢春力。根在深巖也著開。
  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
  石壁云。貪求已滅。理順於空。給濟恒施。事符於假。肇法師云。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
  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
  法華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居於初。菩薩無明初破。初見實相。能與中道相應故也。
  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石壁云。一塵諸塵。惟約依報。祇於一塵。即入即出。即雙入出。即不入出。於依報中。一一自在。於正報中。亦復如是。三昧者。此云正受。良以不受諸受。名為正受。
  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臺寶閣。嚴土化生。
  香臺寶閣者。自受用身所居實報莊嚴土也。即以之而嚴土自用。即以之而嚴土化生。

  第四警其上慢者

  若不爾者。則未相應也。
  天台約六即以辨圓位。即。故不生退屈。則前二門中事也。六故不生上慢。則相應門中事也。故知相應一門。已當明位矣。

  第五誡其疏怠者

  然渡海應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思之勿自恃也。
  喻中雖云。非船何以能度。意在勸人登舟。法上雖云非觀無以明心。意在策人入觀。葢此誡怠。為知觀人說。不為未知者說也。

  第六重出觀體者

  祇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無。
  祇知。照也。不知。寂也。即照而遮。故即空不空而雙非也。即寂而照。故雙照也。非去非有。乃是照空。非去非無。乃是照有。前出觀體者。且正顯中。重出觀體者。中亦不立。存然亡然。不可得而名焉。斯臻元妙。

  第七明其是非者

  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
  此章來意。為明重出觀體之所以。葢言心不是有。故即空。心不是無。故即不空。心不非有。故非非有。心不非無。故非非無。
  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
  釋前所以。何故心不是有。心不是無。以是有是無。即墮是故也。何故心不非有。心不非無。以非有非無。即墮非故也。
  如是。祇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
  石壁云。結指是非俱非。對前相待之非。未是絕待之是。
  今以雙非。破兩是。
  非。不也。即前心不是有。心不是無之兩不者。以破是有是無。
  是破非是。猶是非。
  是。即是有是無之是。既以不而不去者。豈非非是。猶是非乎。
  又以雙非。破兩非。
  雙非。雙不也。即前心不非有心不非無之兩不者。以破非有非無。
  非破非非。即是是。
  非。即前非有非無之非。既以雙不而非去非去。則是存。豈非。非破非非。即是是。石壁云。權立為是。慮犯無窮。向下結成。還成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