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是以萬機叢湊。達之者則無非道場。
  日用觸緣。對境莫非因緣生法。而緣生無性。當體全空。全空即寂滅道場。真阿練若處。是故能達此者。何適而非菩提哉。
  色像無邊。悟之者則無非般若。
  夫境藉智融。而智隨境遍故。色像遍法界。而般若亦遍法界。前云道場者。指本有法身之理也。今云般若。指修成菩提之智也。境智圓融。斯理有在。因筌得魚。無負空言。前簡徧圓中已明。
  故經云。色無邊故。當知般若亦無邊。
  自非達境成智。安令二俱無邊。
  何以故。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
  重牒前文。以明無非道場般若之旨。
  生無能生。則內智寂寂。了無所了則外境如如。
  內智本來寂寂。而不寂者。過在不達境空。外境本自如如。而不如者。過在無能達智。若了生無能生。了無所了。尚何智而不寂。何境而不如哉。
  如寂無差。境智冥一。
  境如。即智如。智寂。即境寂。元是一體。今悟生而無生。了而無了。境智冥一。如寂無差。則法身般若冥合而不分矣。
  萬累都泯。妙旨存焉。
  天台云。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皆由境智圓融。能所不二。故能超塵越累。慧翅高飛。
  故經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如是則妙旨非知。不知而知矣。
  般若雖以知而為其用。苟存其知。非真般若矣。惟其無知。而無所不知。如是之知。則不知而知矣。
  優畢叉頌。
  梵語優畢叉。此云止觀等。亦名中道妙觀。在止觀中。此屬圓頓中攝。乃即前二觀。即豎而橫。即橫而豎。亦雙遮雙照。非遮非照。
  夫定亂分歧。動靜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闇之本非殊。
  動靜明闇。病也。定亂愚慧之所由生者。是皆支流。考其源本。莫不從明靜之性生也。觀其支流莫不異。觀其源本莫不同。愚迷則從流出流。因靜而生昏。因明而生亂。智悟。則從流遡源。破亂以為靜。破昏以為明。是以欲明止觀不二之旨。標昏動明境。之源。
  羣迷。從暗而背明。捨靜以求動。眾悟。背動而從靜。捨暗以求明。
  羣迷非無其明。祇背明而從暗。非無其靜。祇求動而捨靜。所以為愚迷也。眾悟非無動。能背動而從靜。非無其暗。能捨暗以求明。所以為智悟也。
  明生。則轉愚成慧。靜立。則息亂成定。
  明生何以能轉愚而成慧。靜立何以能息亂以成定。以其動靜之源莫二。明闇之本非殊。是故可以縛而可以脫。葢為物所轉。故為昏為動。若能轉物則為靜為明矣。
  定立。由乎背動。慧生。因乎捨暗。
  定立既由背動。則動不可以不背也。慧生既因捨暗。則暗不可以不捨也。
  暗動連繫於樊籠。
  暗之與動。何須背捨。以其能連繫於生死之樊籠故也。
  靜明相趨於物表。
  靜之與明。何須還復。以其能趨於煩惱之物表故也。
  物不能愚。功由於慧。煩不能動。功由於定。
  靜明何以復。定慧何以成。以其得大體而能起大用。大用現前。則物不能愚。而煩不能亂。遠討其因。則功由止觀。
  定慧更資於靜明。愚亂相纏於暗動。
  得定慧相資。則本體靜明。靜者而愈靜。明者而愈明矣。若愚亂相纏。則本心暗動。暗者而愈暗。動者而愈動矣。
  動而能靜者。即亂而定也。暗而能明者。即愚而慧也。如是。則暗動之本無差。靜明由茲合道。愚亂之源非異。定慧於是同宗。
  即亂而靜者。如虗空本無動靜。風生則動。風息則靜。然風亦依空而生。所以拂衣則有。垂裳則無。拂之垂之。由乎人。豈非即靜而動。即動而靜乎。即暗而明者。亦如虗空。本無明暗。日出則明。日入則暗。然日亦依空而住。所以揭之則有。覆之則無。揭之覆之。亦由乎人。豈非即明而暗。即暗而明乎。法性亦然。合之可知。故曰暗動之本無差。愚亂之源非異。如此。則靜明由茲合道。定慧於是同宗矣。
  宗同。則無緣之慈。定慧。則寂而常照。
  宗同。則定慧合一。當中道無緣之慈。雙忘乎定慧也。定慧。則寂而常照者。當生緣法緣之慈。雙忘乎空假也。
  寂而常照。則雙與。無緣之慈。則雙奪。雙奪。故優畢叉。雙與故毗婆舍那。
  雙與。即中道之雙照也。雙奪。即中道之雙遮也。故三種止觀。一一各有主對。
  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
  奢摩。當靜義。然法性之體立不孤然。故雖寂而常照也。
  以毗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
  毗婆舍那。當觀照義。然法性之體亦不孤立。故雖照而常寂也。
  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
  優畢叉。當止觀等。既非寂而非照。亦即照而即寂。今文為顯中道故。且言其雙遮。
  照而常寂。故說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非寂非照。故杜口於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