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翳。東坡可謂性與道會者也。
  永嘉曰。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燄。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傳曰。予初讀斯文。意其人神觀英特。威掩萬僧。凜然不可犯干。及見其遺像。頹然坐匡牀。伽棃取次如少年宣律師。乃知心智猛利。故吐詞等刀鋸。決不可以狀貌求也。法華經曰。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頗羅墮。此云利根。亦名捷疾。亦名滿語。於一切法門。以利根.捷疾.滿語明之者。乃可出離生死。梁劉歊事佛精勤。忽有老人無因而至。曰。君心力堅猛。必破生死。歊於化時果有靈驗。今學者名為走道而已。其實懶墯迷醉於色.聲等法。如蠅為唾所粘。味永嘉之平生。如香象擺壞鎖繮。自在而去。蓋真是比丘也。
  維摩經曰。直心是道場。無虗假故。
  傳曰。所謂擇法眼者。前聖授手。首楞嚴曰。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沙欲成佳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即直心也。攀緣心。即虗假也。永明曰。心者。信也。謂有前識法隨相行。則煩惱名識。不名心也。意者。憶也。憶想前境起於妄。並是妄識。不干心事。心非有無。有無不染。心非垢淨。垢淨不汙。乃至迷.悟.凡.聖.行.來.去.住。並是妄識非心。心本不生。今亦無滅。若知自心如此。佛亦然。而長沙偈曰。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始時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今時邪禪乃相傳授。以揚眉瞬目。豎拂拈槌為極則。佛法幾何不平沈哉。圓覺經曰。眾生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謂脫有能入覺道者。但成小乘。非能入覺。故曰。非覺入故。
  金剛般若經曰。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虗。
  傳曰。如曰如來所得。於是中無實無虗者。達磨東來不言之意也。而世罕能知之。知之而罕能言之。東坡曰。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曰以無所得故而得。舍利弗得阿羅漢道。亦曰以無所得故而得。如來與舍利弗若是同乎。曰。何獨舍利弗。至於百工賤技。承蜩.意鉤.履狶.畫墁。未有不同者也。論道之大小。雖至於大菩薩。其視如來猶若天淵然。及其以無所得故而得。則承蜩.意鉤.履狶.畫墁。未有不與如來同者也。東坡之言吾法。如杜牧論兵。曰。如珠在盤。至於圓.轉.橫.斜。不可得知。所可知者。珠不出盤耳。如來應迹。本以度生。有法可傳。則即時授與。但與授記者。明知無法可傳也。
  棗柏曰。華嚴第三會。於須彌山頂上說十住。表入理契智。非生滅心所得至故。如須彌山在大海中。高八萬四千由旬。非手足攀攬所及。明八萬四千塵勞山。住煩惱大海。於一切法。無思無為。即煩惱海枯竭。塵勞山便成一切智山。煩惱海便成性海。若起心思慮。有所攀緣。則塵勞山愈高。煩惱海愈深。不可至其智頂。
  傳曰。首楞嚴曰。汝但棄其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消落。故維摩大士現神力。即時須彌燈王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寶覺禪師曰。以師子座之高廣。毗耶室之狹小。佇思其間。即成妨礙。嘗問轉運判官夏倚。汝言。情與無情共一體。時有狗臥香卓下。乃以壓尺擊香卓。又擊狗曰。狗有情即去。香卓無情即住。如何得成一體。倚不能對。寶覺曰。纔入思惟。便成剩法。前聖所知。轉相傳授。皆此旨也。而學者莫能明。如言彈指而五百毒龍屈伏。女子之定亦出。尤昭著明白者也。溈山嘗語仰山曰。寂子速道。莫入陰界。而仰山曰。慧寂信位亦不立。予恨仰山極力道不盡。
  華嚴.十地品曰。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又曰。隨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隨順諸有斷。
  傳曰。譬如有人。畏影而逃日中。其行愈疾。而影愈隨。休於樹陰。則影自滅。三尺童子知之。而學者畏生死。乃不息滅妄心。是不類也。又如日親君子。則小人自疏。日親小人。則君子自遠。市井庸人知之。而學者畏流轉之苦。甘隨順無明。是首越而之燕者也。夫知心寂滅。則不復故起現行。不與妄合。則自然本智現前。此二種。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