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剛把火。直須當道與人看。乃云。爐冶鉗鎚枉用工。吹毛何必在磨礱。靈光昨夜輝牛斗。坐致昇平宇宙中。久立。
  受帖日陞座。明珠歷掌。別者還稀。寶鏡當臺。何人鑒照。鋒前一路截斷眾流。言下千差隨波逐浪。所以展則大千俱徧。不展則絲髮不存。與麼語話猶是化門之說。且道不落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謝了又云。千峰壁立滑於苔。不惜眉毛露出來。直下早逾千萬里。那堪此處更徘徊。喝一喝下座。
  真淨文禪師在洞山受聖壽請陞座。問答畢乃云。更有問話者麼。良久乃喝云。昔日大覺世尊起道樹詣鹿苑。為五比丘轉四諦法輪。唯憍陳如最初悟道。貧道今日向新豐洞裏只轉箇拄杖子。遂拈拄杖向禪床左畔云。還有最初悟道底麼。良久云。可謂丈夫自有衝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喝一喝下座。
  五祖演禪師在白雲受請陞座。秋風颯颯。玉露垂珠。水碧山青。蛩吟蟬噪。圓通門大啟。文殊普賢穿過汝諸人鼻孔。自是汝諸人當面諱却。復云。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說。未審說箇什麼。祖師不西來。少林有妙訣。殃及子孫至今分疎不下。更說什麼妙訣。若人識祖佛。當處便超越。超越與未超越則且置。你道祖佛即今在什麼處。若無人道得。山僧不惜眉毛與汝諸人拈出。拍禪床一下。
  師在太平受請陞座。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明鏡當臺好醜自現。久參上土言下知歸。晚學初機當須子細。是以古人道。法無去來無轉動者。輙成山頌舉似大眾。觸目光明處處新。其中那箇辨疎親。祇園枝上千花秀。一度芬芳一度春。
  師在海會受請陞座。三處住持只者滋味。者回冤家難為迴避。白蓮峰鼻孔。海會山出氣。
  雪竇顯禪師在翠峰受疏日。洞庭檀越與明州專使相爭紜紜不已。師乃陞座。普告大眾。不須作閙事在。況僧家也無固無必。住則孤鶴冷翹松頂。去則片雲忽過人間。應非彼此殊源動靜乖趣。今與諸人評議。念三二年洞庭晦迹。承四遠信心恩顧。棲眾方諧。舊轍藏教復乃新歸。豈可知感頓忘。遽致前邁。誠為不可。而又四明太守星馳。介使輜重俄臨。既已跋涉數州迢遞千里投誠。苦逼一至於斯。進退審詳不能自決。敢問大眾。住翠峰好往雪竇好。於時眾僧高聲云往雪竇好。師乃顧謂洞庭諸檀越云。不用為訝。宜各知時。且佛法委自王臣。兼住持亦以緣斷。在彼在此本無間然。希披疏文以塞來命。便下座。
  圓悟勤禪師住崇寧。師在昭覺初受六祖請陞座。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悉麼。直饒高步毗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下座。
  住夾山。師在天寧受請陞座。目前無異草。徧界絕遮欄。域中日月斬新方外。乾坤獨露。直得龍天釋梵動地雨華。妙德空生目瞪口呿。行棒行喝拈向一邊。雲月溪山放過一著。一處透脫千處百處該通。一機洞明千機萬機圓轉。碧巖不離此處。此處不離碧巖。攝大千於毫端。融芥塵於剎海。銜華鳥過。抱子猿歸。湛寂凝然應真不借則且置。只如無陰陽地上成得箇甚麼邊事。萬卉正資和氣力。碧巖先發一枝春。復舉馬大師問藥山。子在此許多時。本分事作麼生。山云。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祖云。據汝所見。可謂協於心體而布四肢。何不將三條篾束取肚皮隨處住山去。山云。某甲何人。敢言住山。祖云。不然。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欲益無所益。欲為無所為。宜作舟航。由是住山。師云。大眾。古人得意之後不忘利生。直入深山提持宗要。山僧暗昧豈敢仰攀。如是則更不用篾束肚皮。却有箇折脚鐺子與方來共守寂寥。若信得及。不在忉忉。或未諳詳。聽取箇末後句。高峯突兀倚天門。青嶂虗閒可垛跟。折脚鐺兒幸然在。不妨擕去隱深雲。雖然如是。也須是大家出一隻手始得。且道畢竟如何。妙舞應須誇徧拍。三臺須要大家摧。
  住金山。師在高郵乾明受勅陞座。大道無背面。真機有卷舒。撮大地如陶家輪。運大千向針鋒上。猶未是寰中正令閫外全威。所以萬國仰瞻同歸舜日。靈光一道共照皇家。重興佛祖道場。追還普天寶所。正令全提主賓同用。山僧今日得奉一人聖詔。傍資宰輔威權。共建法幢竪立宗旨。楊子江心滔天輥浪。妙峯孤頂舒卷閒雲。是處著眼不前。頂[寧*頁]正令全現。若是箇同得同用同殺同活底。共一眼見共一耳聞。同一口宣同一音演。更無異緣亦無異見。說什麼九十六種二十五有。正要當頭辨取。一時列在下風。且如今日應時應節事作麼生道。一句逈超今古格。萬年仰祝聖明天。
  住南康軍雲居真如禪院。師於建炎丁未歲十一月初六日在鎮江浮玉山受劄子召赴行朝。至十七日朝見登對移刻。奉勅住雲居。次日勅下時。兩府并禁從就雍熈寺請師陞座。祇受勅文。師云。提金剛正眼。闡向上宗乘。報不報之恩。能難能之事。運臨濟金剛王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