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尋有伺地。四無尋惟伺地。五無尋無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三摩呬多地。八有心地。九無心地。十聞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三聲聞地。十四獨覺地。十五菩薩地。十六有餘依地。十七無餘依地。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後有三分。攝決擇分。攝釋分。攝事分。

一心奉請菩薩地持經(拜觀同上)  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
  即瑜伽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薩地異譯。缺第四持。

一心奉請決定藏經(拜觀同上)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瑜伽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異譯。

一心奉請王法正理論(拜觀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瑜伽決擇分中尋伺地別出。

一心奉請顯揚聖教論(拜觀同上)  無著菩薩造。玄奘譯。
  攝事品。攝淨義品。成善巧品。成無常品。成苦品。成空品。成無性品。成現觀品。成瑜伽品。成不思議品。攝勝決擇品。

一心奉請顯揚聖教論頌(拜觀同上)
  玄奘譯。

一心奉請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拜觀同上)  無著菩薩造。玄奘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謂蘊界處 攝品第二。十一種。相。界。種類。分位。伴。方。時。一分。具分。更互。勝義 相應品第三。有六種。不相離。和合。集聚。俱有。作事。同行 成就品第四。有三種。種子。自在。現行 決擇分中。諦品第一。四聖諦 法品第二。十二分教 得品第三。一建立補特伽羅有七種。二建立現觀有十種 論議品第四。有七種。義釋。分別顯示等論攝。論軌。祕密。

一心奉請大乘阿毗達磨襍集論(拜觀同上)
  安慧菩薩集。玄奘譯。

一心奉請辯中邊論頌(拜觀同上)  彌陀菩薩說。玄奘譯。
  辯相品。辯障品。辯真實品。辯修對治品。辯修分位品。辯得果品。辯無上乘品。

一心奉請辯中邊論(拜觀同上)
  天親菩薩造論。釋前頌。

一心奉請中邊分別論(拜觀同上)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與上同本。

一心奉請攝大乘論本(拜觀同上)  無著菩薩造。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總標綱要分第一。標十相 勝殊勝語 所知依分第二。明阿賴耶識及意 所知相分第三。明三性相。一依他起相。二徧計所執相。三圓成實相 入所知相分第四。明三種練磨其心。及四尋思。四如實徧智 彼入因果分第五。明六種波羅蜜 彼修差別分第六。明菩薩歡喜等十地也 增上戒學分第七。明三聚戒 增上心學分第八。明六種差別。一所緣。二種種。三對治。四堪能。五引發。六作業 增上慧學分第九。明無分別智。離五種相 果斷分第十。明轉依有六種 彼果智分第十一。明佛三身。

一心奉請攝大乘論(拜觀同上)  元魏北天竺沙門佛陀扇多譯。
  與唐本同。而不分品。

一心奉請攝二乘論(拜觀同上)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亦與上同。分作十品。

一心奉請棱伽經唯識論(拜觀同上)  一名破色心論。天親菩薩造。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一立義。二引證。三譬喻。及釋種種外難。成立唯識道理。

一心奉請大乘唯識論(拜觀同上)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與棱伽唯識。略為大同。

一心奉請唯識二十論(拜觀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一心奉請唯識三十論(拜觀同上)  世親菩薩造。玄奘譯。
  即成唯論本頌也。

一心奉請大乘成業論。及業成就論(拜觀同上)  世親菩薩造。玄奘譯。第二元魏烏萇國沙門毗目智仙譯。
  明身語意。及有表無表業。是實非實。唯依思立。及由異熟識受熏持種而得成就。
  第二同。

一心奉請大乘五蘊論(拜觀同上)  世親菩薩造。玄奘譯。
  明五蘊攝九十四法。及十二處十八界總攝百法。對治三種我執。謂一性我執。受者我執。作者我執。如其次第。以蘊處界治之。

一心奉請因明正理門論本。及因明正理門論(拜觀同上)  西域龍樹菩薩造。玄奘譯。第二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為欲簡持能立能破義中真實。故造斯論 第二同。

一心奉請因明入正理論(拜觀同上)  商羯羅主菩薩造。玄奘譯。
  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現量真比量。及似能立等。共八門。以辯悟他自悟二益。

一心奉請大乘百法明本論(拜觀同上)  天親菩薩造。玄奘譯。
  瑜伽本事分中。略錄名數。

一心奉請觀所緣緣論(拜觀同上)
  陳那菩薩造。玄奘譯。

一心奉請無相思塵論(拜觀同上)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與觀所緣緣同。

一心奉請無相論(拜觀同上)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