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互說此法。次明佛壽甚長。次明受持者有二十不思議功德。

一心奉請維摩所說經。及維摩詰經。說無垢稱經(拜觀同上)  第一一名不可思議解脫。秦姚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第二一名不可思議法門之稱。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第三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佛國品。佛在若羅樹園。五百長者子獻葢。佛令合為一葢。普現世界中事。并十方佛說法。寶積問淨土。佛種種答。皆一性超出之談。故法法皆是。舍利小見。佛即破之 方便品。弟子品。菩薩品。文殊師利問疾品。居士方便現疾。念世尊。世尊勅弟子問疾勅菩薩問疾。皆不敢受命。表維摩超過之德。文殊應命往問。大眾往從。親見主賓問答 不思議品。斗室一閒。空無坐處。順聲聞見而現座。座出東方須彌燈王佛剎。高廣之座。小果不堪。教以禮敬。現身等座而坐之 觀眾生品。維摩答文殊。說眾生如幻。乃至水月鏡像。從無住而立一切也。以身說法。天女故散華。舍己同他。聲聞乃破執。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實非女也。彈指未終。已超法界矣。 佛道品。維摩言。菩薩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文殊言一切煩惱為如來種。維摩說法門眷屬智母方便父等 入不二法門品。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最後問維摩。默然而已。文殊乃讚歎真不二門 香積佛品。遣化乞食以破聲聞淺見。唯座及食。破情量則不可思議之境現焉。後之學人。勿效聲聞苦繫也 菩薩行品。大眾往見佛。佛為阿難說一切施為無非佛事。又為香積諸菩薩。說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見阿閦佛品。維摩斷取妙喜世界。示此大眾 法供養品。天帝讚歎。誓願擁護佛引寶葢王事。以明法供養最。

一心奉請善思童子經。及大方等頂王經。大乘頂王經(拜觀同上)  第一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第二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第三蕭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第二亦名維摩詰子問經。
  佛住菴婆羅波梨園。比丘菩薩俱。化作天身。毗耶離城乞食。至毗摩羅詰家。善思童子從高樓上投身禮佛。獻彼所執蓮華。誓成菩提。與舍利富樓阿難問答。佛言大菩提路。無有一法而可得者。說不驚不怖不畏之法。童子證無生忍。佛為授記。

一心奉請月上女經(拜觀同上)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佛在毗耶草茅精舍。比丘菩薩俱。有一離車。名毗摩羅詰。生美女名為月上。一切童子爭欲娶之。約七日後自行選擇。至第六日。手出蓮華。華出化佛。執華而出。說偈訶欲。引眾見佛。路答舍利弗問。既到佛所。復答諸菩薩問。次以蓮華供佛。化成華帳。共出十華。發十願。即得記云。先生天。次末世護法。次生兜率。隨彌勒受持正法。次生阿彌陀佛國。次供養十方諸佛。乃成月上如來。月上女聞此偈已。轉男身出家。

一心奉請大乘密嚴經。及重譯大乘密嚴經(拜觀同上)  唐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譯前本。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後本。不空所譯同前經而稍改品名。多偈語耳。
  密嚴會品。佛住出過三界密嚴之國。與微塵菩薩俱。放光照現莊嚴勝相。答如實見菩薩之所問。金剛藏問第一義法性。佛答。如來藏不生不滅。如月普現 妙身生品。如實見請金剛藏說內證境界。及歸依處。皆偈答之。復示繢像夢境喻。又明三性五法義。復現大小無量身形。眾多菩薩同問世間一切誰之所作。答以阿賴耶識能現眾法。螺髻梵王乘佛威力來密嚴國。問法。金剛藏說如來善示現義 胎生品。金剛藏對梵王。訶斥胎生不淨。應當捨離。亦不應為三昧所縛。若離二取。生密嚴國 顯示自作品。金剛藏復告螺髻。深明五蘊不實。寶髻更請隨宜說法。金剛藏深明一切唯心 分別觀行品。金剛藏說舍拳軍車等喻。明諸法無實。宜速發大心。修淨行。生淨土 阿賴耶建立品。復明阿賴耶識。與染淨法恒作所依 自識境界品。金剛藏放髻珠光。照一切。告如實見。以雪山惡獸。喻外道於阿賴耶所生我見 阿賴耶祕密品。寶手菩薩白眾色最勝王。令問名想義。金剛藏答。依想立名。名無實事。乃至賴耶與七識。如鐵與磁石。俱無有思。得首棱嚴定則於一切法自在變現。明阿賴耶識。隨迷悟緣。為凡為聖。月幢世尊。分身眷屬亦咸集會。金剛藏偈明唯識妙義。菩薩天人咸皆讚歎。金剛藏與大樹緊那羅王。持進菩薩。觀自在等諸大菩薩。演說諸法性空。從心而起。阿賴耶。如來藏。不一不異。

一心奉請解深密經。及深密解脫經。佛說解節經。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拜觀同上)  第一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第二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流支譯。與上經同。而第二品分作四品。第三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即前經勝義諦。相品分作四品。第四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即前經地波羅蜜品。第五譯人同第四。即前經如來成所作事品。
  序品。佛在超三界所行處。大聲聞俱。無量菩薩從種種佛土來會 勝義諦相品。如理請問佛。解甚深義密意答。明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爾。假施設句。如幻事等。法涌向佛。說外道菩薩之所思議。佛為說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善清淨慧。向佛述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