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云。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誓願弘深。故為大乘。
  障學十明十行之煩惱。
  十明者。華嚴云。一知一切眾至業報。二知一切眾生寂滅。三知一切惟是實相。四能以無量聲壞染著。五能以方便受生。六捨離一切想受。七知一切法非想。八知一切法非無想。九知一切有法本無有生。十濟度一切眾生○十行者。一歡喜行。謂始入法界不為邪動。二饒益行。謂常化眾生使得法利。三無嗔恨。謂常修善法。謙下恭敬。四無屈撓。謂行大精進。令一切至究竟涅槃。五無礙亂。謂不為無明之所失亂。六善現。謂生生常在佛國中生。七無著。謂于我我所一切皆空。八尊重行。謂成就難得善根。九善法行。謂說法授人成佛軌則。十真實行。謂二諦非如亦非非相。
  障學十迴向十願之煩惱。
  十迴向者。別教云。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謂以無想心。常行六道而入果報。不受而受。二不壞迴向。謂觀一切法有受有用。念念不住。三等一切諸佛迴向。謂三世佛法一切時行。四至一切處迴向。謂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土。供一切佛。五無盡功德藏迴向。謂以常住法。授與前人。六入一切平等善根迴向。謂行無漏善。善而不二。七等觀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謂觀善惡無二一相。八真如相迴向。謂心得自在。等三世佛。常照有無。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謂以般若照三世諸佛。是一合相。十入法界無盡迴向。謂覺一切法中道無相○十願者。行願品云。一者禮敬諸佛。無限善根願。二者稱讚如來。愛法增上願。三者廣修供養。親近增上願。四者懺悔業障。護法神通願。五者隨喜功德。自證正智願。六者請轉法輪。令他解了願。七者請佛住世。攝受正法願。八者常隨佛學。廣利羣生願。九者恒順眾生。荷負眾生正法願。十者普皆迴向。如說修行願。
  障學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明解之煩惱。障學五地六地七地諸知見煩惱。障學八地九地十地雙照之煩惱。
  初地菩薩。見自身真如佛性。名見道位。從二地至七地。是修道位。猶有功用而修其行。从八地至十地名究竟位。十一地。等覺位中普賢行方終。十二地。是妙覺佛果。別教云。一歡喜地。達佛境界。二離垢地。身心清淨。三發光地。淨極明生。四焰慧地。明極覺滿。五難勝地。功行超越。六現前地。性淨明露。七遠行地。隨方應化。八不動地。一真如心。忍智自如。九善慧地。發真如用。道力自在。十法雲地。慈陰妙雲。大智圓明也○又由證聖位故歡喜。身心清淨名離垢。智已生明名發光。妙解廓然名焰慧。功行超越名難勝。通達真俗名現前。隨方應化名遠行。忍智同如名不動。道力自在名善慧。大智圓明名法雲。已履佛境。種種功德。从此發生。故名地○雙照者。永嘉集云。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又有真俗二諦註云。空智照真為實。假智照俗為權。此真俗二諦。空假二智雙照。權實雙顯。故名雙照。地者。蘊積前法。至于成實。一切佛法。依此發生。故謂之地。
  障學佛果百萬阿僧祇諸行之煩惱。
  阿此云無。僧祇此云數。合言無數。如釋迦歷三祇。又九十一劫。方成佛果。若障學諸行。未免煩惱。一切業障。懺悔俱完。又伸發願。
  如是行障無量無邊。今日致禱稽懇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慚愧懺悔。願皆消滅。
  發願總懺已竟。下承前申願。
  願藉此懺悔。障於諸行一切煩惱。所生功德。願在在處處。自在受生。不為結集業行之所迴轉。以如意通。於一念頃。徧至十方。淨諸佛土。攝化眾生。於諸禪定甚深境界。及諸知見。通達無礙。心能普周一切諸法。樂說無窮。而不染著。得心自在。得法自在。方便自在。令此煩惱及無知結習。畢竟永斷。不復相續。無漏聖道朗然如日。
  身如意通。見前六通內。攝化眾生。即說法廣化也。以下直至方便自在等。俱是具足神通力○修諸小乘善法。人天小果。是為有漏之因。于聖道尚有滲漏故也。若為了生死而行菩薩道。修無餘涅槃妙果。是為無漏聖道。無漏者。于大乘法。更無遺漏之謂○朗然者。開悟無漏之義也○又無漏聖道。正指上文見佛聞法。值賢聖僧。乃至于十地等妙阿僧祇等。悉皆名為無漏聖道。以懺悔故。煩惱既盡。聖道朗然。如杲日麗于中天。無幽不燭者也。
  發願已。歸命禮諸佛(禮佛結願)。
  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某等略懺煩惱障竟。今當次第懺悔業障。
  上文三障。總分三大段。一曰煩惱。二名為業。三是果報。今懺煩惱已畢。故云云○此處懺悔業障。
  夫業者。能莊飾世趣。在在處處不復思惟。求離世解脫。所以六道果報種種不同。形類各異。當知皆是業力所作。
  能莊飾者。但能莊嚴光飾于六道。所以在在處處○莊者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