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罪。或因四縛。造一切罪。或因四食。造一切罪。或因四生。造一切罪。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慚愧。皆悉懺悔。
  又復弟子無始已來。至于今日。或因五住地。造一切罪。或因五受根。造一切罪。或因五蓋。造一切罪。或因五慳。造一切罪。或因五見。造一切罪。或因五心。造一切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發露。皆悉懺悔。
  又復弟子無始已來。至于今日。或因六情根。造一切罪。或因六識。造一切罪。或因六想。造一切罪。或因六受。造一切罪。或因六行。造一切罪。或因六愛。造一切罪。或因六疑。造一切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慚愧發露。皆悉懺悔。
  又復弟子無始已來。至於今日。或因七漏。造一切罪。或因七使。造一切罪。或因八倒。造一切罪。或因八垢。造一切罪。或因八苦。造一切罪。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發露。皆悉懺悔。
  又復弟子無始已來。至於今日。或因九惱。造一切罪。或因九結。造一切罪。或因九上緣。造一切罪。或因十煩惱。造一切罪。或因十纏。造一切罪。或因十一徧使。造一切罪。或因十二入。造一切罪。或因十六知見。造一切罪。或因十八界。造一切罪。或因二十五我。造一切罪。或因六十二見。造一切罪。或因見諦思惟八十八使百八煩惱。晝夜熾燃。開諸漏門。遠一切罪。惱亂賢聖及以四生。徧滿三界。彌亘六道。無處中藏。無處可避。今日至倒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慚愧發露。皆悉懺悔。

  至心發願

  願弟子承是懺悔三毒等一切煩惱。生生世世。三慧明。三達朗。三苦滅。三願滿 願弟子。承是懺悔四識等一切煩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廣四等心。立四信業。四惡趣滅。得四無畏 願弟子。承是懺悔五蓋等諸煩惱。度五道。竪五根。淨五眼。成五法身 懺悔愛等諸煩惱所生功德。願生生世世。具足六神通。滿足六度業。不為六塵惑。常行六妙行。
  又願弟子承是懺悔七漏八垢九結十纏等一切諸煩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坐七淨華。洗八塵水。具九斷智。成十地行願。以懺悔十一徧使。及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諸煩惱。所生功德。願十一空解當用栖心自在。能轉十二行輪。具足十八不共之法。無量功德。一切圓滿。迴此功德。普及眾生。
  發願已。歸命禮三寶。

  ○白眾等聽說經中無常偈

  人命無根本  難可保須臾  忽然病困廛  氣急喘唯麤(集者標舉)  諸識皆昏昧  行入險城中  親知咸棄捨  任被繩牽去  將至燄摩羅  隨業而受報  勝因生善道  惡業墮泥梨(已上出無常經。已下正法念經)  如畫好醜形  令譬眾像現(譬上有天宮。有地獄。乃至五道)  心業亦如是  能為善惡形(已〔上〕集者結勸)  寄語修行者  心筆利而尖  須將畫聖賢  莫畫三惡道

  圓覺道場修證廣儀第卷十一

  永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巳時書
  山井菴室(六十九)
  為利益眾生  南無一心佛
  圓覺道場修證廣文卷第十二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 宗密 述

  第十八上
  歎佛功德

  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於中有四大智寶珠。具足無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眾生。聲聞獨覺。學無學位。及諸菩薩智慧之寶。所謂無染善巧方便大智慧寶。善分別有為無為法大智慧寶。分別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慧寶。知時非時未曾誤失大智慧寶。若諸如來大智慧海中。無此四寶。有一眾生。得入大乘。終無是處。此四智寶。薄福眾生。所不能見。置於如來深密藏中故。此四智寶。平均正直。端潔妙好。普能利益諸菩薩眾。令其悉得智慧光明。是為如來心第四相。

  第二 起幻銷塵觀
  第一 二 述行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第一奢摩前已竟  如今次至等持門  即當起幻銷塵觀  萬法存時即不存  此唱還標起行本  必須淨覺作根源  已下正明初起行  虗心審聽世尊言

  第二 八 述起行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根塵識三因幻有  悟時覺此總非真  此三更互為緣起  故云幻化是其因  識之自分名心性  境雜於心故號塵  宴坐起諸如幻智  諦觀幻者是何人  幻者都無實體性  無明妄有自他身  覺此即名除幻者  勤勤觀察莫因循  所觀之境能觀智  至於出離及沉淪  一切悉皆知幻化  常知豈肯順貪瞋  變起無邊幻化智  徧觀無量幻怨親  一一稱真非彰蔽  觸途開顯免迷津  即於幻化恒沙法  不見可除及可遵  何必觀門須數數  只緣妄念起頻頻  除幻者(上二句)兼開幻眾  開除二義未能分  上二句連下二句  亘須相對配其文  上是除迷(除也)下起行(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