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 二偈

  復有欲求無上果  都盧未達本心源  先欲斷□二種鄣  不知二鄣有深根  經說已除及滿足  足標權教有斯言  將此辨他心行相  知菩薩性屬斯門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學(此亦譯經人訛也。應云證諸眾生皆有圓覺。謂以己悟故。證驗彼同。即前云。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是也)。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遇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少。皆成佛果(此經次此應云。若遇權教三乘。即入聲聞。悟覺及六度。菩薩境界。如華嚴云。多劫六度。畢竟不得生如來家。是也。由此為不定性也。若不如此之文屬何性也。況上自標云。爾時修習。便有頓漸但牒釋頓文。且無漸義。譯經之失。自古如此)。

  十五 二偈

  復有雜聞三種教  亦知圓覺聖凡同  今世逢緣無所定  隨入三乘一類中  若遇如來真了義  根無大少悉圓通(述經中所標釋頓不)  若遇漸修緣諦道  便歸忻厭二乘宗(述所標漸字之意。補於漸教也)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十六 二偈

  復有眾生忻至道  知由善友遂諮求  遇邪見者云真正  依他習學入其流  因此便成外道性  傷彼眾生不自由  邪正在師須揀擇  莫教世世枉功修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十七 二偈

  初標貪欲發揮者  此結是名五性差  標經既知非果類  是驗中間是一家(是一乘一家之義)  豈有圓成無上果(若執經文即已成佛果。何名菩薩性)  却名種性欲生牙(夫言種性者。是方欲生牙之義也)  此五定名轉輪性(雖有三乘之性。若遇一乘了教。發起之。亦屬輪迴之性故。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一乘即如來知見說。如來知見方始能起佛種之緣也)  莫為異見妄交加(異見者。舊疏判為答悲智之問也)

  十八 四偈

  已答輪迴二問竟  菩提二問次應宣(果滿從第二會。至第六會。經終第三十九卷。是行布因圓果滿。唯次一卷滿帙也。今經從頭至此。唯十餘紙已具彼三十九卷中義分齊也)  若不偈詞深顯發  誰能覺此義門寬(義門寬廣。而文句簡略也)  前段修真次遣妄  修斷都成信行全  今說修行兼斷鄣  義當十聖與三賢  清淨法殿莊嚴城  此喻如來果德圓  都是位中諸行業(上皆經已說之行。下一句。起後將說之行)  行成位地後當宣
  南無大慈大悲(十二禮准前)。

  至心懺悔

  夫懺悔者。從淺至深。有事懺。有理懺。有事理無礙之懺。前來所懺。或事上依金光明經。金皷法門。懺諸罪業。多屬事懺。今復以華嚴天皷之法。理事無礙。而懺諸障。先述天皷因緣。然後懺悔。彼經隨好光明功德品云。爾時世尊。告寶手菩薩言。佛子我為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方佛剎微塵數世界。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得十種清淨。彼命終生兜率天。天中有皷。名甚可愛。彼天生已。此皷發音告之言。汝已心不放逸。往昔親近眾善知識。毗盧遮那大威神力。於彼命終。來生此天。佛子(此下四行文是佛自言也)菩薩足下輻輪。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隨好。名圓滿王。常放十種光明。中有一光。
  此是世尊直教示  不同五性并他緣  二問即當悲與智  菩提因行始周圓  闕即二乘成愛見  必須雙運不應偏  是以問中悲以後  答中智後不悲先  顯智之悲悲處智  本無先後一心全  文不頓彰須牙顯  如今且答大悲言  我等便須朝暮用  聽時莫使不心專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順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十九 四偈

  眾徒領得從前法  慧發迷消解泯情  能絕輪迴虗妄念  自身解脫更無營  唯應哀愍諸迷者  迴入塵勞為扶盲  彌勒知時能發間  幾般方便度眾生  佛言病者千差別  法樂如何定數名  唯以大悲方便力  臨時隨類自施行  大悲憐物心無倦  方便投機藥有靈  靈即能除迷倒病  病破何愁覺不明
  釋經中示現形相逆順等(此含二意。謂定力成就者。即以神力。現種種身形若但智力增者。即於言中。現種種頓漸剛柔逆順無數方便也)。
  自量智力或神力  為現其身或語聲  慧少定多神自在  慧多定少智縱橫  愛生由我隨宜作(智力增者。隨機合作。何身度之。便願來世。作如是身。而出世受身。非為己故。云示現也)  變化無方即要呈(神力者。即今生便現種種身也)  應以宰官身度者  隨之即現宰官形  諸餘類例皆同此  引誘從麤使到精  或順或違令發意  或剛或軟務修成(此下兩偈四行八句。每上句舉所度機。下句即以起信論文。度生方便。而應之論云)  強梁專擬非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