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忽生我我所  便成貪愛鎮相隨  貪求欲境將供我  即是前科種種非(造善惡業生於五道)  又愛三乘令我樂  依經勤苦便修治(不逢真正善友。不遇圓頓法門。不悟真源。不除愛本。即華嚴所說。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具修六波羅蜜。若未聞此大威德法門。或聞不信順。畢竟不生如來家是也)  三乘各一成三性  雜學即熏不定機(西也)  復有變為外道性  良由錯遇著邪師(五也)  還如睡裏雖冥明  夢想無端見非□(非者造業受報也。是者。次下四字云)  夢縱修身(如聞三乘教修三乘行也)潯富貴(如辟支佛。羅漢。及大乘地前傍報也)  終歸不免虗是為(永每真見道之期有入地者。必因聞圓教也)  真須洞照圓靈覺  始是輪迴泯絕時(法華經中告聲聞。汝今始是真阿羅漢)  然復漸修斷二鄣  決成妙果定無疑  二鄣都為凡聖界  全鄣如來二轉依(轉煩惱生死。為菩提涅槃)  在即常榮二種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斷之便作十方師(諸佛世尊)  既知此是都開節(迷順凡聖大開)  修習之從要細推  後偈昇沈相對說  分明聽取審思惟
  云何二鄣。一者理鄣。礙正知見。二者事鄣。續諸生死。

  十二 中十一偈述

  欲知二鄣眾多過  欲妄光明所鄣者  所鄣必期實勝妙  自鄣能鄣罪難謾  修行本要求無上  無上果中唯兩般  千經萬論皆同說  唯是菩提及涅槃  涅槃(梵語)即是大寂滅(唐言)  生滅滅已寂然安(出其行相)  菩提(梵語)是為圓妙覺(唐言)  無邊世界掌中觀(於一切法一切眾生無不了知。如掌中之物)  若非寂滅常安樂  爭超生死大波瀾(必須涅槃)  不是圓明真妙覺  爭知理事百千端(必須菩提也此下明諸大經唯說此二。但或以涅槃為宗於中含菩提或以菩提為宗。於中含涅槃也)  大光明藏談圓覺(菩提經也余類此知)  呴尸那城演涅槃(涅槃也餘類此知)  涅槃三德還兼覺(摩訶般若)  圓覺數科說涅槃(此章正為顯涅槃故。問云。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答了結云便登解脫法殿。下云。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又云。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又云。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法華宗旨總開示  天親論釋自尋者  論云開者無上義(無上菩提無上涅槃)  雙開菩提及涅槃(次云示者別示法身即涅槃。悟者別顯報身。即菩提也。入者。因義。因謂念念修習證入)  即知了義諸經教  說無上果無(沒音)多端(唯二也)  此二合之為一佛  闕即二乘何足觀(闕菩提即二乘。闕涅槃即菩薩。俱闕即一切凡夫及外道也)  二果如斯玄又妙  被伊二鄣鎮常漫  智鄣常能鄣妙覺(理鄣也。起信云。智礙。諸論云。所知障。障所知理令不實知見。知見即圓覺也)  惑鄣常能鄣涅槃(事鄣也。鄣涅槃故生死。起信云。煩惱礙。諸論云。煩惱鄣也)  鄣涅槃時續生死  鄣妙覺者永癡頑  即知二鄣深為害  諸經□論悉皆禪  今此經文雖簡略  二皆廣破不令殘  初破無明鄣妙覺(前四段經也。故節節唯云圓覺)  令除貪愛顯泥洹(此章已如上所到從此已下即但破。然終是宗歸圓覺也)  二果既圓名佛果  二鄣皆破即常安  破顯在前(前段破貪愛等。前四章破愚執也)名在此(此五此章)  因彰五性立名飜(立二障名。翻之顯出五性差別)
  云何五性。

  十三 中八偈述

  五性經文難見意  須從前段審觀詳(前云由貪愛。發揮無明出五性也)  乍看恰似真修證(此說下文)  佛意宜應細北方(文云。先當斷鄣。即歸足菩提涅槃)  前云本是無明體  貪愛於中所發傷  今為欲明他意見  須羅行位始照彰(行位即文云。斷事鄣。入聲聞。緣覺伏二鄣。即菩薩斷二鄣。菩提涅槃也)  彼人發意先依教(意云。我但依教斷二鄣也即名菩提涅槃也)  經教由來令是當(今經。學三乘性人。依諸教如是如是修之非佛。今如是如是而修之也。今經修處自於下悲智科中也)  自為不窮真妄本(若悟真妄之源。即依如上之教。自然斷鄣成佛)  便成五類各分疆  傳譯經時又筆誤  中間兩字稍乖張(先當二字錯也)  大疏之中廣辨析  尋音自見理深長  有人不識如斯意  配屬菩提悲智章  悲智次文便自答(次五性之文也)  因何重疊有相好  文前預判文中意  免更門門再挍量  知道如來傍斷彼  自然每段總相當
  善男子。若此二鄣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鄣。未斷理鄣。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發心斷鄣熏成性  未發心人六趣收  若有捨貪斷事鄣  應知此是二乘修  不達法空無四願  且圖早出死生流  菩薩境中未在位  熏成一性妄勤求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汎如來大圓覺海(此若加一句云。作如是念。即云先當。亦每妨也)。先當發願。勤斷二鄣。二鄣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鄣。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