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五欲十惡五蓋。二離尋伺。三離喜。四離樂)  一離欲惡兼諸蓋(離鄣支也)  尋因(對治支也)喜樂(修行利益支)以為良(如土石山頂有水。有定為二支所依。餘三准之也)  二離尋伺(離鄣支也。以內淨一心。為對治支也)唯喜樂(利益支也如純土山頂之上。有池水也)  第三離喜(喜是鄣也。以捨念慧三法。為對治)樂堂堂(利益也如純土山在池也)  第四都忘(忘樂及先除苦憂喜。為離鄣支)唯住捨(捨念清淨。為對治支。以不苦不樂。為利益支。此地於樂如重病。觀聽妙音樂也)  離八災難最清凉(八者。尋。詞。憂。喜。苦。樂。出息。入息也)  後漸離前前具後  皆能靜慮勝難量(比上讚禪是定慧等)  空天有定而無慧  欲界慧多定又尫(尫者。劣弱也)  唯此四禪定慧等  聖凡同入用偏強(入四無色如處中。入四空。如處虗空也)  四空定者都無色(俱舍云無色謂無色蘊)  四蘊為身無定方(或色界修成。命終隨處即住故)  超諸色想(小乘云。修時且在欲色界故但超想。大乘即決定唯滅於色想也。謂初修時厭第四禪色等。如病如[病-丙+(雍-〦)]。如瘡如刺。無常苦等。故得離想。故云超也)虗空住(作無邊虗空想。能滅色想。心安空定名住)  超空(外念麤故)住識識無疆(疆者邊也。知緣空。先是識故。於淨六識。能了知安住勝解。得入此位)  超識住於無所有(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無所有也)  細想雖在(緣於無想也。非如無想定及滅盡定。故諸教云。非非想也)麤想無(又超無所有想也)  此四想名無色界  從茲(茲者。非想天也)邪正各分張(外道計為涅槃〔究〕竟不究竟法及佛故墮也。若知此患更必上求。上求上進時。上無所緣。竟無所得。滅而不轉。則得滅受想定。故邪正各分張也)
  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第六 中十偈 述上二界

  便現有為善果者  由前禪定所住持(釋善字也)  苦麤障離名增上(釋增上字)  未契真源名有為(釋有為也)  欲界命終生此處(在欲界。修此禪等也)  色無色界是其依  就色有無分二界  蘊之五(色界)四(無色界也)理應知  欲界約麤而簡此(問欲界亦有色。何不名色界。答。以有欲。異於上界。故別立名)  此唯有色故名之(無欲故云唯)  色界四禪十七處  下三九處(除第四禪天)是雲基(以雲為所仗之基址)  初禪眾輔王稱梵(初是梵眾。次梵輔。三梵王。為三天也)  下天欲染此初離(初離欲染。故名梵也。梵者淨也)  次謂小光無量淨(小光。及無量光。并淨光。是為三也)  語時口裏出光耀(從此得名)三禪三處身心淨  少(初名少淨)無量(次名無量淨也)徧(最上名徧淨也)順尊卑(上上轉勝故。名順尊[(白-日+田)/廾]也)  第四八天空裏住(如下所別)  無雲(一也)見即福生時(二也)  廣果世間福廣大(三也)  習無想者亦於茲(四也。是外道)  次五淨居皆聖者  無煩(一也)無熱(二也)更何疑  靜慮果彰名善現(三也)  次名善見見精微(四也)  色最後邊為究竟(五也)  更無有處色過斯  空處(一也)識(二也)居無所有(三也)  想麤無二修非□(四也)  壽心增勝排為上(用心及焉俱勝色故。位居其上。非處所在上也。其處無定也)  欲色命修識不移(在欲界習成命修。便於〔九〕欲界而住。色界亦然)  梵眾人天長半繕(八里)  次三半半□增之(輔一繕〔三〕一繕半少光二繕也)  次五天人增倍倍(無量光四繕。淨光八。少淨十六。無量淨三十二。徧淨六十四)  無雲依倍減三推(無雲倍於下。合當一百二十八繕那。今既減三〔百〕推之。即唯一百二十五)  次七還增於倍倍(福□二百五十。乃至色究竟天一百六十繕那。為身量也)  四空都是無形儀  色天壽劫同身量(梵眾半劫乃至色究竟。一萬六千劫也)  劫萬空天二二思(空二萬劫乃至非想八萬劫也)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第七 中四偈

  修善及修不動業  本未意在絕輪迴  只緣未達三乘理  不能了得彼根栽  根栽即是前玄愛  愛在還從想處來  來往循環三界內  良由聖道未曾開  未開道逕何前超  聖果希望實可哀  是故佛令先斷愛  愛除聖道始無災  除之豈便言除書  但使心心以智摧  了達本空長離念  自然養得聖人胎

  第八 中五偈 疑菩薩不斷愛

  眾聞前義雖通決  因此復生一節疑  修道既須先斷愛  如何菩薩似相違  說法徹於真法界  千門理事洞玄微  還有愛情不總斷  資身事事要相宜  食須有味衣須暖  健適暄涼病問醫  自說無心方是道  元來事上有施為  施為俯仰隨人意  言語周旋慮是非  不絕萬緣專出離(不同二乘伏斷煩惱求涅槃也)  還存他世受生基(菩薩或云我來生生兜率。如天親。或云生極樂世界。如龍樹。及天台智者等。或云願作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