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所依根  託此常修六度行  悲敬二田皆奉施  擔無蓄積潤慳心  大小二戒悉堅持  願不因修熏惡習  違情之境能安忍  不將瞋火更燒心  順理之事即勒行  不縱頑身復懈怠  永離攀緣諸欲境  輕安靜慮契真源  常觀諸法本來空  動靜皆智無所住  所修盡願波羅蜜  不墮凡夫及二乘  普與眾生行願圓  同入如來平等會
  發願已。至心歸命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白眾等聽說經中無常偈

  一切樂無常  要必終歸盡  莫受此妄樂  以為自歡娛  無樂亦無常  壽盈必退殃  既知此法已  勒求菩薩道  勒求不放逸  當得不死處  常行放逸者  常趣於死路  若人行放逸  如毒亦如火  行放逸眾生  命終必受苦  若人不放逸  所至應敬禮  能至寂滅處  永離諸放逸
  (出正法念經第二十三卷)

  第七上

  (普眼章。一九唱七十二句。懺三惡道)。

  歎佛功德

  大哉法界。是佛真身。虗矌寂寥。光明徧照。毗盧藏體。凡聖同源。故諸佛光嚴住持。是眾生清淨覺地。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至於利濟群迷。則分身普現千萬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場。一時成佛道。論其設教。雖八萬門。統而別之。其唯頓漸。於覺樹便論為頓教之初。往仙苑方譚。是漸門之始。漸澗先後。終於法華涅槃。頓不分時。經經決了。今大方廣圓覺經者。是頓中之教焉。故從大光明藏現受用身。與十方大士。同平等會。問答了義。是頓中以攝頓機。妙矣哉。實教中佛法僧之至德也。
  南無大慈大悲(云云)(禮十二)。
  至心歸命禮大方廣圓覺經中入大光明藏所現本尊毗盧遮那佛。

  問修證漸次
  第一 二 科前後經意

  文殊章裏唯論悟  普眼門中但說修  前段悟修相契會  令於行解識元由  趣行(此章)文前先泯行(普賢章)  反流心迹免隨流  前(文後)後(此章)中間(普賢)相對照  始知此教義門周
  於是普眼菩薩白佛言。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前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者稱住行本也。今請修漸次者。對治行相也)。云何思惟(思慧)。云何住持(修慧)。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前二句大智自利。後三句大悲利他)。

  第二 三 釋問目

  普賢既聞修悟意  既知眾會自堪任(若未悟解修即著相。於菩薩行。不堪任也)  便問進修漸次行  欲令解發對治心  凡夫執著虗華事(但迷理性。則造業。修道皆著事相也)  矌却資熏直到今  前說稱真無漸次  今淪背習假推尋  思察何門為要妙(云何思惟)  住持何境最幽深(云何住持)  眾生未悟何開示  普使聞成功德林(六度同則萬行功德森聳如林故。華嚴十行會主。菩薩因此為名)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時。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聽諦。當為汝說。

  第三 二 讚問許說

  佛言汝問甚相當  菩薩修行大道場  語少(准一行文)意多含理事(界分別觀。一空觀。法界觀)  利他自利有行藏(可上可行或宴室或處眾也)  此非偏局隨其法(故淺始幻修智泯菩薩泯說法化身之佛)  真是該通廣大方(下云。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又云。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初淺(未分拆四大根識。乃至法空)後深(拂泯諸行。成法界觀)圓滿德(乃至始知。眾生皆成佛道)  聽吾一一為開張(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正說中四
  一起行方便  二觀行成就  三頓同佛境  四結牒問詞
  今初云。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二觀行成就中二。一戒定)。先依如來奢摩他行(此云止就是定也)。堅持禁戒(戒也)。安處徒眾(護威儀處)。宴坐靜室(修禪之處)。

  第四 二 釋起行方便。乃起行中之戒定

  新覺上人(菩薩也)及末世(除上人。餘皆本文)  欲求諸佛(如來)覺心時(四字本文)  應當正念離諸幻(本文)  心息諸緣(奢摩他也)誡百非(堅持禁戒)  安處眾中(本文)常議論  無令功用有參差(釋處眾之意也)  閑即靜房習宴坐(安坐靜室)  勿沉(須處眾也)勿掉(須宴室也)正思惟
  二觀慧。又二。一二空觀。二法界觀。
  初者(眾生曠却漂沉。或墮邪小。不成種智者。良山二鄣。二障不斷。由於二執。欲破二執。必假二空故。於法界文前。先作二空觀。執亡鄣盡即聖性現前。應用塵沙。名之為佛)文中二。先破執。後顯理。破中二。一我空。二法空。初我中二。先觀身無我。後觀心無我(夫計我者。皆同五蘊。五蘊自相唯心與身。今且大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