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滅同佛化境同佛化事佛用若此良由理具生理與佛理何殊但觀理具三千一一無非生佛心性心塵法界何有異耶。
  ○三明建立所以。
  余患世迷恒思點示是故寱言無情有性何謂點示一者示迷元從性變二者示性令其改迷是故且云無情有性。
  且云者從第二意仍云無情故云且也若從初意一性無二性情一如可從所變而忘其本也。
  ○四簡教分齊。
  若分大小則隨緣不變之說出自大教木石無心之語生乎小宗。
  隨緣等者真如隨緣性體無變如火隨木火性無移全木是性如即佛性。
  ○五結斥勸信二初譬斥子欲執小道而抗大逵者其猶螳螂乎何殊井蛙乎逵亦道也螳螂者亦云石蜋亦云蛣蜣丸糞虫也蛙者小蝦蟆也但知井中深廣焉測海之無涯。
  ○次正勸信二初舉事勸信三初法。
  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故萬法之稱寧隔於纖塵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
  初言由隨緣者從事說也。
  ○次譬。
  是則無有無波之水未有不濕之波在濕詎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清濁雖有清有濁而一性無殊。
  水譬身也波譬用也濕譬體性眾生起惑為用如濁水之波如來變化為用如清水之波故云無有無波之水等。
  ○三合。
  縱造正造依依理終無異轍若許隨緣不變復云無情有無豈非自語相違耶故知果地依正融通竝依眾生理本故也此乃事理相對以說。
  造依造正俱通生佛合水合波理無異轍合濕性而一若許隨緣不變性外無復無情猶云無情有無即是自言違反事理相對者濕譬心性之理波水譬身心之用竝譬於事。
  ○次約理辨迷二初譬二初譬從理。
  若唯從理只可云水本無波必不得云波中無水如迷東謂西只可云東處無西終不得云西處無東。
  ○次譬於迷事。
  若唯從迷說則波無水名西失東稱。
  ○次例合二初合情性。
  情性合譬思之可知。
  初文者情謂事情如波性即理性如水只可得云性本非事情必不得云唯情無性。
  ○次合無情有無。
  無情有無例之可見。
  無情有無者無有唯性如水無情無性如波只可得云性無無情必不得云無情無性望譬易解故云可見。
  ○四內心將順濫聽途說引論再徵二初問。
  於是野客恭退昃跪而諮曰波水之譬其理實然僕曾聞人引大智度論云真如在無情中但名法性在有情內方名佛性仁何故立佛性之名。
  可解。
  ○次答三初答文無。
  余曰親曾委讀細撿論文都無此說或恐謬引章疏之言世共傳之。
  ○次縱而為通。
  汎為通之此乃迷名而不知義法名不覺佛名為覺眾生雖本有不覺之理而未曾有覺不覺智故且分之令覺不覺豈覺不覺不覺猶不覺耶反謂所覺離能覺耶。
  次言迷名等者名謂法佛二名義即名下之旨法從諦理且言不覺佛約觀智對法名覺智既已覺境觀徧融一體三寶更何差別故淨名云佛即是法法即是眾生生約心體和合法約心體離染佛約心體覺知體一對殊名三義徧迷名惑旨故云不知等。
  ○三約果難因二初問。
  客曰若爾至佛方會凡離何乖。
  初問意者由前云眾生無有覺智覺智當有應唯極果凡夫分對亦復何乖離字平聲也。
  ○次答二初正答。
  余曰子為學佛為學凡耶理本無殊凡謂之離故示眾生令覺彼不覺故覺不覺自會一如故知覺無不覺不名佛性不覺無覺法性不成覺無不覺佛性寧立。
  ○次判大小二初正判。
  是則無佛性之法性容在小宗即法性之佛性方曰大教。
  ○次舉佛性異名反難前義二初雙立。
  故今問子諸經論中法界實際實相真性等為同法性在無情中為同真如分為兩派。
  分為兩派者諸教之內不見無情為法界等。
  ○次雙難二初難同真如。
  若同真如諸教不見無情法界及實際等。
  在無情但名法性若在有情名為佛性。
  ○次難同法性二初引五文。
  若在無情但名法性非佛性者何故華嚴須彌山頂偈讚品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若能如是解則見盧舍那豈非諸法本有舍那之性耶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精進慧云法性本清淨如空無有相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豈於無性又云無修能見牟尼又真實慧云一切法無相是則真佛體。
  在無情中不名佛性者華嚴諸文何故法佛義無兩途故引五文以之為證。
  ○次結示二初示體同名異。
  既真佛體在一切法請子思之當免迷教及迷佛性之進否也故真如隨緣即佛性隨緣佛之一字即法佛也故法佛與真如體一名異。
  ○次引證釋成二初引佛性論。
  故佛性論第一云佛性者即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當知真如即佛性異名。
  破四性名為人空無四假名為法空所空之理體一即佛性也初引論竟。
  ○次重引華嚴證情無情即是法界佛性等異名其體無二二初華嚴。
  華嚴又云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