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集註
  經名:黃帝內經靈樞集註。黃帝內經靈樞約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撰人不詳,宋·史崧音釋。二十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參校本:明趙府居敬堂刻本。
  目錄
  序
  卷一
  九針十二原第一
  卷二
  本輪第二 小針解第三 邪氣藏府病形第四
  卷三
  根結第五 壽夭剛柔第六 官針第七
  卷四
  本神第八 終始第九
  卷五
  經脈第十
  卷六
  經別第十一 經水第十二
  卷七
  經筋第十三
  卷八
  骨度第十四 五十營第十五 營氣第十六 脈度第十七 營衛生會第十八 四時氣第十九
  卷九
  五邪第二十 寒熱病第二一 癲狂第二二 熱病第二三 厥病第二四
  卷十
  病本第二五 雜病第二六 周痺第二七 口問第二十八
  卷十一
  師傳第二九 次氣第三十 腸胃第三一 平人絕穀第三二 海論第三三 五亂第三四 脹論第三五
  卷十二
  五瘧津液別第三六 五閱五使第三七 逆順肥瘦第三八 血絡論第三九 陰陽清濁第四十
  卷十三
  陰陽繫日月第四一 病傳第四二 淫邪發夢第四三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四 外揣第四五
  卷十四
  五變第四六 本藏第四七
  卷十五
  禁服第四八 五色第四九 論勇第五十 背臉第五一 衛氣第五二
  卷十六
  論痛第五三 天年第五四 逆順第五五 五味第五六 水脹第五七 賊風第五八
  卷十七
  衛氣失常第五九 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一 動輸第六二
  卷十八
  五味論第六 三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四
  卷十九
  五音五味第六五 百病始生第六六 行針第六七 上膈第六八 憂患無言第六九
  卷二十
  寒熱第七十 邪客第七一 通天第七二
  卷二十一
  官能第七三 論疾診尺第七四 刺節真邪第七五
  卷二十二
  衛氣行第七六 九宮八風第七七 九針論第七八
  卷二十三
  歲露論第七九 大惑論第八十 癱疽第八一
  黃帝內經靈樞集註序
  昔黃帝作《內經》十八卷,《靈樞》九卷,《素問》九卷,乃其數焉,世所奉行唯《素問》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難經》,皇甫謐次而為《甲乙》,諸家之說,悉自此始。其問或有得失,未可為後世法。則謂如南陽活人書稱:咳逆者,喊也。謹按《靈樞經》日:新穀氣入於胃,與故寒氣相爭,故日喊。舉而并之,則理可斷矣。又如《難經》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標指《靈樞》本輸之大略,世或以為流註。謹按《靈樞經》日: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日:神氣者,正氣也。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流註也,井榮輸經合者,本輸也。舉而并之,則知相去不啻天壤之異。但恨《靈樞》不傳久矣,世莫能究。夫為醫者,在讀醫書耳,讀而不能為醫者有矣,未有不讀而能為醫者也。不讀醫書,又非世業,殺人尤毒於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為人子而不讀醫書,由為不孝也。僕本庸昧,自髻迄壯,潛心斯道,頗涉其理,輒不自揣,參對諸書,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開卷易明,了無差別。除已具狀經所屬申明外,準使府指揮依條申轉運司選官詳定,具書送秘書省國子監。今崧專訪請名醫,更乞參詳,免誤將來。利益無窮,功實有自。
  時宋紹興乙玄仲夏望日。錦官史崧題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之一
  九針十二原第一法天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紀。異其章#1別其表裏,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先立針經。願聞其情。
  岐伯答曰:臣請推而次之,令有綱紀,始於一,終於九焉。請言其道。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未睹其疾,惡知其原?刺之微,在速遲,粗守關,上守機,機之動,不離其空,空中之機,清靜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髮,不知機道,叩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粗之間乎,妙  哉工獨有之。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迎#2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大要》日: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寫之時,以針為之。寫曰必持內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