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其血乃成。又《靈樞經》曰:榮氣之道,內穀為實。○新校正云:按別本實作寶。○穀入於胃,氣傳與肺,精專者上行經隧。由此故水穀精氣合榮氣運行,而入於脈也。
  故循脈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
  榮行脈內,故無所不至。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慄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
  悍氣,謂浮盛之氣也。以其浮盛之氣,故慄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中也。
  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問,黑於肓膜,散於胸腹。
  皮膚之中分肉之問,謂脈外也。肓膜,謂五藏之問鬲中膜也。以其浮盛,故能布散於胸腹之中,空虛之處,需其肓膜,令氣宣通也。肓,音荒。
  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風寒濕氣客於肉分之問,迫切而為沬,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肉裂則痛,故有寒則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不通作不痛。詳《甲乙經》此條論不痛與不仁兩事,後言不痛,是載#10明不痛之為重也。
  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不仁者,皮頑不知有無也。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
  病本生於風寒濕氣,故陰氣益之也。
  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遭,遇也。言遇於陰氣,陰氣不勝故為熱。○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遭作乘。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中表相應,則相感也。
  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11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帝曰:善。
  蟲,謂皮中如蟲行。縱,謂縱緩不相就。○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蟲作急。
  痿論篇
  黃帝問曰:五藏使人痿何也?
  痿,謂痿弱無力以運動。
  岐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膜者,人皮下肉上筋膜也。
  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
  所主不同,痿生亦各歸其所主。
  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璧也。
  璧,謂攣蹙,足不得伸以行也。肺熱則腎受熱氣故爾。壁,必亦切。
  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經縱而不任地也。
  心熱盛則火獨光,火獨光則內炎上,腎之脈常下行,今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腎脈亦隨火炎爍而逆上行也。陰氣厥逆,火復內墦,陰上隔陽,下不守位,心氣通脈,故生脈痿。腎氣主足,故膝腕樞紐如折去而不相提挈,經筋縱緩而不能任用於地也。
  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
  膽約肝葉而汁味至苦,故肝熱則膽液滲泄,膽病則口苦,今膽液滲泄,故口苦也。肝主筋膜,故熱則筋,膜乾而攣急,發為筋痿也。《八十一難經》曰:膽在肝短葉問下。
  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
  脾與胃以膜相連,脾氣熱則胃液滲泄,故乾而渴也。脾主肌肉,今熱薄於內,故肌肉不仁,而發為肉痿。
  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臧,發為骨痿。
  腰為腎府,又腎脈上股內貫脊屬腎,故腎氣熱則腰脊不舉也。腎主骨髓,故熱,熱則骨枯而髓喊,發則為骨痿也。
  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蓋也,
  位高而布葉於胸中,是故為藏之長,心之蓋。
  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嗚,嗚則肺熱葉焦。
  志若#12不暢,氣鬱故也,肺藏氣,氣鬱不利,故喘息有聲而肺熱葉焦也。
  故曰:五藏因肺熱葉焦,發為痿璧。此之謂也。
  肺者所以行榮衛治陰陽,故引日五藏因肺熱而發為痿蹙也。
  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沒血也。
  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胞絡絕而陽氣內鼓動,發則心下崩數波血也。心下崩,謂心包內崩而下血也。沒,謂溺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胞絡者,心上胞絡之脈也。詳經注中胞字,俱當作胞#13。全本胞又作肌也。
  故《本病》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
  《本病》,古經論篇名也。大經,謂大經脈也。以心崩波血,故大經空虛,脈空則熱內薄,衛氣盛,榮氣微,故發為肌痹也。先見肌痹,後漸脈痿,故日傳#14為脈痿也。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思想所願,為析欲也,施寫勞損,故為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