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甘河路。
  俠西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張徵上
  樓閣崢嶸甘水濱,重陽曾此遇天真。瓊漿一滌迷雲散,醉眼初開道日新。
  遠別西秦勞玉趾,徑歸束海釣金鱗。存神過化如時雨,重與玄元繼後塵。
  翰林待制孟攀鱗上
  道源將啟寓真荃,會際因綠豈偶然。雲本無心閑出岫,珠由罔象得成玄。
  二仙祕訣歸親授,一飲神機已默傳。唯有善淵流振遠,紛紛滄海幾桑田。
  京兆府學教授李庭上
  湛湛溪流漬古苔,仙真相遇此徘徊。一瓢玉液邊巡就,七朵金蓮次第開。
  雲海難尋歸去路,乾坤惟有劫餘灰。只應華表千年鶴,會為家山一再來。
  陝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王博文上
  才出山垠可濫觴,振流至此便汪洋。前滋琪樹七珠秀,後長金蓮萬朵芳。
  勾漏莫誇丹井味,南陽休詫菊潭香。問津誰有重陽志,試酌清泠正脈嘗。
  宣授樞密院參議陳邃上
  蒼髯如戟眼如冰,凜凜豐標漢歲星。應是老仙元有分,更遭羽客解通靈。
  一瓢神糞開玄境,萬古中原拜祖庭。聞道劫餘糜爛者,多因此水救來醒。
  翰林直學士中順大夫王利用上
  外全乎人,內全乎天。白玉在石,玄珠在淵。
  海蟾一照,重陽即仙。道以水悟,水乃道荃。
  人勿自棄,甘河有泉。
  洛陽宰沂上
  休羨曹溪一勺甘,西江吸盡是空談。遇仙橋下洋洋水,正派元來有指南。
  振出終南不少休,源泉混混遍中州。反涇合渭束歸海,要向蓬萊頂上流。
  未遇仙真可奈何、易牙有口饅蹉跎。操瓢試向橋邊飲,水味過於酒味多。
  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姚燧上
  終南山下甘泉水,我挈瓶嘗井泉比。如何仙翁酌飲人,一唾世上無嘐醴。
  是何濡軌不成川,北流赴渭朝宗然。東海相絕幾千里,餘波開七黃金蓮。
  河之源委人不見,味更幽眇人豈辨。仙翁乘雲能再來,醉棄餘杯須一吮。
  嘉議大夫安西路總管府尹李頓上
  大道茫茫隔幾塵,世途何處問迷津。自從一飲天瓢水,迴首西風已悟真。
  魏叟求仙萬死中,長房何苦遇壺公。爭如一滴甘河水,便有超凡入聖功。
  安西路總管府同知王貧上
  玄元遺教五千言,萬古應難得正傳。大道杳冥還有本,至人遭遇豈無綠。
  堪嗟漢武空巡海,可笑王喬浪學仙。誰識終南山下路,一瓢甘水是真荃。
  安西路總管府判官寇元德上
  布衣落託酒錢龐,曾遇仙翁倒玉壺。鉛汞有蒙傳祕訣,聖凡從此頓殊途。
  消冰作水元非異,點鐵成金信不無。千古甘河河上路,紅塵擾擾嘆吾徒。
  安西王府說書劉汾題
  何人畫仙翁,醉飲甘河水。重陽豐骨變,四海玄風起。
  東有丹陽師,心從祖庭死。長春抱奇氣,佐命猶壁壘。
  大教開全真,向慕風草靡。全真有真樂,將相安足擬。
  鬱鬱三神宮,分據如鼎峙。人問此水在,此意能有幾。
  憶昔臨河堤,清映石齒齒。雲雷鼓前浪,妄意圖染指。
  後振更雄深,仰暫天樂子。
  長安客喬在上
  樓觀森羅紫極雄,仙真去後彩霞空。不綠一酌簞瓢水,誰解千年五祖功。
  金闕儼遺泰甸月,石壇高起漢陵風。殷勤重展三薰敬,復許縿鸞會故宮。
  陝西興元等路教門提點何道寧上
  重陽師祖遇純陽,祕訣初傳大地香。海上七株琪樹秀,世問萬朵玉蓮芳。
  天人混合同三昧,薪火圓融共一光。滾滾甘河束未已,了知源遠振流長。
  夷門天樂道人李道謙上
  萬疊晴嵐倚碧空,紫雲深鎖遇仙宮。三山飛劍人歸後,四海全真道化洪。
  夢斷鶴嗚丹井露,醮餘磨舞石壇風。世問萬朵金蓮秀,盡出甘泉灌溉功。
  前諸路道教提舉衛致夷上
  開張道運發天機,邂逅真人若有期。紫極寶圖陰付授,玄元神鼎重扶持。
  陶君饅訝遷都水,扁鵲虛勞飲上池。一自甘濱遭際後,仙風弘衍遍華夷。
  安西路道門提點孫德或上
  鄭圃南華去不還,猶龍心法失真傳。道微千古傷分裂,天廷重陽出大全。
  甘水降神冥海外,至人相契赤明前。誰知一醉玄風起,吹綻黃金萬朵蓮。
  後序
  門人建安張好古撰
  紀錄之作多矣,雖復窮今極古波委雲集而事,或繁冗言必瑣細識者,病焉。吾師天樂真人自養浩祖庭典教秦蜀,應事接物之暇,每以著述為心,獨念重陽祖師開化以來,教法如此其盛,其出自全真門下者,名師耆德項背相望。仙鄉道館什百為耦,金石之所載莫不流芳於無窮,然大而天下,遠而四方,人固罕得而褊窺之也。乃因所歷遇有當世名賢所修之文,親手抄錄,若道行,若宮觀,其為碑記傳贊凡九十餘篇。皆事跡超邁,辭章雄雅,足以取信於天下後世者,一哀為一編,目之日《甘水仙源錄》。蓋甘水者,祖師遇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