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註疏
  經名:道德真經註疏。原題顧歡,疑係宋人所作。八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附錄:敦煌S.4430 號殘抄本。
  道德真經註疏卷之一
  吳郡徵士顧歡述
  道可道#1
  註:謂經衍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註:非自然長生之道。常道者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迹匿端,不可稱道也。○疏:道以虛通為義,常以湛寂得名。所謂無極大道,衆生正性也。而言可道者,即是名言,謂可稱之法也。雖復稱可道,宜隨機愜當,而有聲有說,非真常凝寂之道也。常道者,不可以名言辮,不可以思慮知,妙絕希夷,理窮恍惚。故知言象之表,方契凝常真寂之道。可道可說者,非常道也。
  名可名,
  註: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註: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者,當如嬰兄之未言,鷄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問,內雖昭昭,外如頑愚也。○疏:名者教也,前言可道,盛明於理,今言可名,次顯於教,真理既絕於言象,至教亦超於聲說。理既常道不可道,教亦可名非常名。欲明理教教理,不一不異也。然至道深玄,不可涯量,非無非有,不斷不常,而義有抑揚,教存漸頓,所以立常以破可,故言可道非常道。至論造極,處無可無不可。故《玉京經》云:無可無不可,思與希微通。無名,天地之始;註:無名者,謂道也。道無形故不可名。始者道吐氣布化,出於虛無,為天地本始也。○王曰:道雖無名,要能吐氣布化,出於虛無,與天地萬物作於本始也。○疏:始,本也。虛無至道,陶甄萬物,二儀三景,何莫由斯。故指此無名,為物之本,無名足可言說,明矣。·
  有名,萬物之母。
  註: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剛,是其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疏:母有名迹也。重玄之道,本自無名,從本降迹,稱謂斯起。所以聖人因無名立有名,寄有名詮無名者,方欲子育衆生,令其歸本,慈悲鞠養,有同母義。○顧曰:有名謂陰陽,無名謂常道,常道無體,故曰無名。陰陽有分,故日有名。始者取其無先,母者取其有功。無先則本不可尋,有功則其理可說,謂陰陽含氣稟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故謂之母。
  常無欲,以觀其妙;
  註:妙,要也。言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大道之要。要謂一也,一出布化,名道贊叔,明是非也。○節解曰:謂守虛無也。○疏:妙,精微也。觀,照察也。其,己也。言人常能無欲無為,至虛至靜者,即能近鑒己身之妙道,遠鑒至理之精微也。
  常有欲,以觀其激。
  註:繳,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歸趣也。○御曰:人生而靜,天之性。感物而動,性之欲也。若常守清靜,解心釋神#2,反照正性,則觀乎妙本矣。○疏:言人不能無為恬淡,觀妙守真,妄起貪求,肆情染滯者,適見世境之有,未體即有之空,所以不察妙理之精微,唯睹死生之歸趣。前明無名有名之優劣,此顯有欲無欲之勝負。○張曰:上達之人,取舍情夷,清虛無欲,神情照察,得道之微妙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註: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之心也。異名者,所名各異也。無欲者長存,有欲者亡身。○疏:夫所觀之境唯一,能觀之智有殊,二觀既其不同,繳妙所以名異。
  同謂之玄。
  註:玄者,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受氣於天也。○疏: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滯之名,有無二心,原乎一道,同出異名。異名一道,謂之深遠。深遠之玄,理歸無滯。既不滯有,又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
  玄之又玄,
  註:天中復有天也。言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濁厚,則生貪淫也。○疏: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行者滯於此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日玄之又玄。○顧曰:雖同稟氣於天,蓋人有高卑,氣有清濁,天彌高彌清,地逾卑逾濁。人稟得清氣者,則為賢智,稟得濁氣者,則為凡愚。賢智無欲,觀見其妙。凡愚有欲,觀見其繳,自然有此。
  衆妙之門。
  註:能知天中復有天,稟氣有厚薄,人能除情去欲,守於中和,是謂知道之門也。○疏:門,法門也。前以一中之玄,遣二偏之雙執,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藥還遣,唯藥與病一時俱消,此乃妙極精微,窮理盡性,豈唯群聖之戶牖,抑亦衆妙之法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註:自揚己美,使彰顯也。
  斯惡已;
  註:有危亡也。○疏:天下者,世間之總名也,美,悅愛也。《上元經》云:諸天之下,諸地之上,其中人物,名日世間。言一切蒼生,莫不耽滯諸塵,妄起美惡,違其心者,遂起僧嫌,名之為惡。順其意者,必生愛染,名之為美。不知諸法即有即空,美惡既空,何憎何愛。故《莊子》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