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神主,相須而立,闕一則亡。用剛失神,故非善也。
  吾將以為教父。
  注:吾見強梁者亡,柔弱者全,故以此柔弱之教,為眾教之父也。
  疏:父,本也。此句結修學之元。老君舉強梁者亡,以之為戒,柔弱者全,以之為勸。以為教父者,父為子本,言吾將此柔弱之教為眾教之本。如子之於父,故云以為教父。
  義曰:父者,尊也。柔弱必全,尊於眾教。眾教之末,謙柔為先。故《易》曰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言尊者能謙光而益明,卑者能謙不可踰越。《禮》曰:傲不可長,慎以避禍。恭以遠恥,敬讓以行。皆謙慎之旨也。《尚書》曰:願而恭。慤愿而恭恪也。柔而立。和柔而立事也。《詩》云靖恭爾位,守柔敬也。《春秋》曰:使之以和,臨之以敬,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教之以務,閑之以義。經曰兵強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此眾教之中皆以柔弱謙敬為本也。為教之父,豈虛也哉?理天下,修其身,守柔行謙,無思不服矣。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三十三竟
  #1無現無聽:據《莊子》,『現』當作『視』。
  #2物或繫之:據《周易》益卦,『繫』當作『擊』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三十四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述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疏:前章明眾生背道,強梁所以不得其死。此章示人正性柔弱,修之則與道合同。文殊途以發明,理會歸而齊致。首標畢道性柔弱之本,人有失之,成堅強之過。後吾是以下明無為之道廣有利益,眾教莫之能先。○義曰:既以前章示強梁極則之於死。此乃明至柔失即為至堅,用顯無為之益,更彰不言之利。欲使人捨強服柔,宗無去有,從麄入妙,深契道元爾。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注:天下之至柔者,正性也。若馳騁代務,染雜塵境,情欲充塞,則為天下之至堅矣。
  疏:夫人之正性,本自澄清,和氣在躬,為至柔也。若馳騁情欲,染著代塵,為聲色所誘,則正性離散,為至堅也。
  義曰:道以至柔,無乎不在,貫通萬物,流注群形。得之則生,失之則死。故保養道存則生全而柔弱,馳騁氣散則枯槁而堅強。理國有道,則襁負而歸仁。無道則蕭墻搆敵矣。染著代塵者,謂六根起於六識,六識恣於六情,六情生於六欲。六欲謂之六塵,六塵謂之六染,六染謂之六入。從根而生,染有輕重,皆在修鍊,漸而制之。所以理身所務,眼絕五色,耳絕五聲,鼻絕五香,口絕五味,身絕五觸,心絕五緣,即六塵净矣。六塵净則世利不能動,聲色不能誘,自歸柔弱之道,豈有堅強之患哉。
  無有入於無間。
  疏:無有者,謂人了悟諸法,一無所有,則返歸正性,與道合同,入無間矣。無間,道也。入謂與道同也。以道為無間者,明道性清净,混然無際,而無間隙矣。
  義曰:天地有形位,清濁殊矣。陰陽有分別,昏明殊矣。氣象有代謝,四時殊矣。惟道廣包天地,微貫陰陽,總四時,運氣象,無處無道,故云無間隙也。人能融神觀妙,返一歸元,息則為人,消則為氣,與道為一,常存不亡,乘無有之和,入無間之道,何四序之能運,生死之能局哉?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注:無為者,不染塵境,令心中一無所有。無間者,道性清净,妙體混成,一無間隙矣。不為可欲所亂,令心境俱净,一無所有,則心與道合,入無間矣。故聖人云:吾見身心清净,即能合道。是知有為之教,不如無為之有益。
  疏:吾者,老君自稱也。此章亦通戒人君以無為化理天下,故老君云吾見眾生正性柔弱,及乎馳騁奔競,則至堅強,若使照了心境,則一無所有,即合道矣。是知清净無為,理身理國,有益於人也。以此推之,有為之教,不及無為之有益也。
  義曰:老君垂教以清靜為用,無為為宗。清靜則國泰身安,無為則道成人化。夫道德無為也,天地成焉,萬化行焉,萬物生焉。天地無為也,四時運焉,六氣和焉,八風鼓焉。聖人虛心以原道德,靜氣以存神明,寡其聰聽於無聲,杜其明視於無形,覽天地之變動,睹萬物之自然。以是而知有為者亂,無為者理。所以至柔之性本無為也,至堅之患由馳騁也。息馳騁之有欲,復柔弱之無為,以教天下,弘益之道廣矣。照了心境者,神奇莫測,內察於一心,妙用無窮,外忘於萬象。理國則忘其所理,修身則忘其所修,洞入虛無,泯然合道,是謂內照。內明之旨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言天下眾教,少能及之也。
  疏:至道無言,物以之生。聖人無為,化以之清。即不待立言,然後成教。天下希及之者,言九流百氏,希有能及無為之教者。又云自非體道之君,莫之能及,故曰希也。
  義曰:人君以無為為理,率土以自然而化。復何言哉?夫無為之至妙,包於道德,統於仁義,合於禮樂,制於信智,囊括萬行,牢籠二儀,至廣無涯,至細無間,凝寂玄寥,與道混合,是無為之至也。九流者,《漢書》云:道家流者,使人精神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