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注:善攝衛生理之人,心照清靜,無貪取之意,則凡是外物不可加害。陸行不求遇兕虎,入軍不被帶甲兵,此不求害物,則物無害心。故無投角、措爪、容刃之地。
  疏:前明善攝生之人內無害心,所以外不求遇兕虎。此明設使逢遇,此無傷害之心,自然彼無容措之處。是知忘情於物者,則海上之鷗可馴而狎,陸行之獸可繫而遊,况傷害乎?故無是也。
  義曰:攝生之人性與道合,慈心廣運,己無傷物之心,和氣內充,物無傷己之執。雖遇兕虎,必無爪角之傷;或值甲兵,亦無鋒刃之害。以其道德充備,物物皆柔服焉。狎鷗者,有人居於海上,其子每於海濱與鷗鳥群相狎而戲。其父異之,將往觀焉。其子先詣嘗遊之所,群鷗見之,飛翔而不下。以其無機心,而鷗鳥狎之。今有機心,則翔而不下。則知苟有害物之意,虎兕寧容不傷?所不傷者,機心息於內也。《神仙傳》:劉剛字伯鸞,與妻樊夫人俱得神仙之道。剛為上虞令,遊四明山遇虎。虎見剛俯伏不敢起,以語夫人。夫人徑往,以繩繫虎而歸,如家犬焉。蓋道德所攝也如此。措,置也。容,受也。狎,近也,習也。無置爪受刃之所也。
  夫何故?
  疏:此問虎兕兵刃是害人之物,今不投措其爪角、無容其兵刃者,其故何也?假問其故,以曉於人。
  義曰:欲明善攝生之人,無趣死之地,復重發問,將以勉勵於修行耳。
  以其無死地。
  注:夫何故兕虎甲兵無容措之所乎?以其順化無私,不以死為死,則物不得害其生。故云無死地。
  疏:此正答也。夫見有其身者累,生生之厚者死。今善攝生之人,照法性空,悟身相假,故能於生忘生。不為厚養之過,無私順化,故無死地可處爾。既心無死地,夫何虎兕兵刃能害其生乎?
  義曰:大聖演經,廣弘道要,欲使人皆趣善。眾盡寶生趣善,則無過無疵。寶生則懷道懷德,無過疵則不履死地,懷道德則可致遐齡,自無兵刃爪角之傷,可合清净希夷之道。理國之君不懷五兵之力,四境協寧,能開三面之羅,百獸率舞,何所加害乎?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三十六竟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三十七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述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疏:前章明出生入死,善攝超患累之門。此章明道生德畜,不宰有自然之貴。首標妙本應感生成之美。次明萬物尊貴道德之由,故道生之。下覆贊生畜之功,生而不有。下結歎忘功之德。○義曰:道為妙本,能生羣物,德為道用,能畜眾形。動物屬于天,植物配于地。天地之所長育,造化之所生成,非道氣物莫能生,非道用物莫能遂,因道而立,賴道之功。有情有識之徒,無情無識之類,尊道貴德,不忘本乎道,為萬物所尊者,非有爵位之重,非有權勢之威。蓋以失道必亡,固須尊貴,况南面之衛,失道無以寧。萬邦修真之功,離道無以成萬行。而道於萬類,未嘗自伐其功,功德益自玄深爾。
  道生之,
  注:妙本動用降和氣。
  德畜之,
  注:物得以生養萬類。
  疏:道生之者,言道降沖和之氣,陶冶萬物,萬物得之以生。故云道生之。注云妙本動用降和氣者,妙本,道也。至道降氣,為物根本,故稱妙本。德畜之者,德,得也,畜,養也。謂萬物得道用而能畜養斯形,則約道畜養之處而受德名,故云德畜之。
  義曰:生而不畜,德無以表其功。畜而不生,道無以明其妙。生以從無為始,畜以養有為終。終始循環,惟道為本,故云妙本。道無動用,物無以生。既有稟生,賴乎畜養。是相循之理也。
  物形之,
  注:乾知坤作兆形位。
  勢成之。
  注:寒暑之勢各成遂。
  疏:道生德畜,品物流形。注云乾知坤作兆形位者,《易□繫》云:乾知太始,坤作成物。天地為形,上下為位。斯皆道功,寄乾坤以為用也。勢成之者,言為萬物化天時地利陰陽之勢,而物資之以成,故去勢成之也。
  義曰:萬物之生也,道德稟之以氣,乾坤稟之以形。氣稟道德之功,形資天地之化,因寒暑之運,假陰陽之資,以生以成,以終以始。生成終始,斯謂勢乎?乾知太始者,始,初也。乾是天,為陽氣,萬物初得天陽之氣而生。坤作成物者,坤是地,為陰氣,萬物得地陰氣而形。既分動植形位,然賴寒暑之氣以成其功。然生化之本,皆本於道,豈天地寒暑能生化哉?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注:萬物由道德以生畜,故尊貴之。
  疏:以道德有生畜之功,故凡厥懷生,莫不尊尚於道,敬重於德。此勸示眾生,令敦本而崇道也。
  義曰:尊者,高上之稱,喻於父也。貴者,重敬之義,喻於母也。道生德畜,物受其形,以道德為父母,得不尊而貴之乎?苟忘其本,非人也哉。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注:言道德之尊貴,非假爵命,但生成之功被物,而常自然尊貴爾。
  疏:夫代之尊榮者,必由君爵命然後為尊。今道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