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經》曰:古者人臣理國家,治境內,行道德,布德施惠,此為上也。
  不以兵強天下,
  《通玄經》曰:古者姦邪不生,安樂無事,天下和平,智者無所施其榮,勇者無所措其威,不用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
  《通玄經》曰:戰國用兵而自容,邪人諂而陰謀,遽而驕主而用其#1,亂人以成其事。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通玄經》曰:七國舉兵為難,路無緩步,田無立苗,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通玄經□微明篇》曰:起師十萬,日費千金,師旅之後,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
  《通玄經》曰:甲兵之利,不足以恃強。
  不敢以取強。
  《通玄經》曰:古者勇於不敢則活。
  果而勿矜,
  《通玄經》曰:古者守柔弱不敢以自強,故能矜。
  果而勿伐,
  《通玄經》曰:勇於一能,未可廣應於治也。
  果而勿驕,
  《通玄經》曰日:古之勇者不以力為暴,可謂一於道矣。
  果而不得已,
  《通玄經》曰:敵來加己,不得已而用。
  是果而勿強。
  《通玄經》曰:古兵守柔弱者,生之徒也,天下活矣。
  物壯則老,
  《沖虛經》孔子謂子路曰:由能勇而不能怯。《通玄經》曰:武勇以強梁死,辯士因智能亡。
  是謂不道,
  《通玄經》曰:人有橫死,非命而亡,以寡犯眾,以弱凌強,兵共殺之,兵強不道,不道早已。
  不道早已。
  《南華經》曰:不恬不愉非道也,非德也,不道早已。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此章《南華經》言: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太子悝患之,請莊子說止王之好。莊子見王曰:臣有三劍,唯王所用。王曰:願聞三劍。莊子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也。天子之劍匡諸侯,天下服矣;諸侯之劍四封之內無不賓服矣;庶人之劍一旦命絕,無所用於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謂大王薄之。王乃芒然自失,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其所處也。論兵有六凶,終非吉事,不可常用也。
  夫佳兵者,
  《通玄經》曰:兵者凶器,戰者危事。
  不祥之器。
  《通玄經》曰:好用兵器,逆之至也。
  物或惡之,
  《通玄經》曰:兵殘天下,萬民騷動,殺戮無罪,民之所讎,物或惡之。
  故有道者不處。
  《通玄經》曰:君子務道德,不重用兵也。
  君子居則貴左,
  《洞靈經》曰:陽德居左。
  用兵則貴右。
  《洞靈經》曰:陰刑居右。
  兵者不祥之器,
  《通玄經》曰:故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通玄經》曰:兵者,非君子之器,非君子之寶也。
  不得已而用之,
  《通玄經》曰:用兵有五,二曰應兵,不得已而用之,謂之應兵。應兵勝,此天道之所成也。
  恬淡為上。
  《通玄經》曰:恬然無思,淡然無慮,以恬養智,恬愉無矜而得乎和。
  勝而不美,
  《通玄經□上仁篇》曰:兵殺傷人,勝而不美。兵莫毒於憯乎心,鏌鋣為下。
  而美之者,是樂殺人也。
  《通玄經》曰:戰國不義之兵,至於伏尸流血相交,是樂殺人也。
  夫樂殺人者,
  《通玄經》曰:春秋舉兵以自為者,眾去之。眾之所去,雖大必亡。
  不可得志於天下。
  《通玄經》曰:故為他戰者不能成其王,為身求者不能立其功。
  吉事尚左,
  《南華經》曰:夫道有左。左,陽也。
  凶事尚右。
  《南華經》曰:夫道有右。右,陰也。
  偏將軍處左,
  《南華經》疏云:左陽主生。
  上將軍處右。
  《南華經》疏云:右陰主殺。
  言以喪禮處之
  《通玄經□上仁篇》曰:以喪禮處之。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
  《通玄經》曰:戰敗以悲哀泣之。
  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此章《通玄經》言:上古行道德者,天祐之,地助之,鬼神輔之,四夷歸之,景星見,祥雲布,黃龍下,甘露降,醴泉出,嘉穀秀,芝草生,連理枝,鳳凰集其庭,麒麟遊其郊,蛟龍宿其沼,海不波湧,河不滿縊,日月星辰不失其度,風雨時順,五穀豐登。此古行道神明感應嘉祥十瑞也。
  道常無名,
  《通玄經□道原篇》曰:古道無名者,無言也。無言者,作始也。作始者,始作結繩之樸也。
  樸雖小,
  《通玄經》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