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輕,侯王雖大,不必貴,天地雖判,不必離。雖道散而為物,物各有名,而天亦未嘗遂棄物也。惟其未嘗棄物,物立於天地之間而不殆者,以天猶生之也。故物不以道散而虧,道不以物生而散。譬猶川谷之為雲雨,江海之為浸潤,川谷之氣未嘗不通於江海,而江海之氣未嘗不通於川谷。若以道觀之,則未嘗一日而不循環。若以器取之,則水陸之分有不同者矣。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在外為智,在內為明。勝在外為力,在內為強。智與力為妄,明與強為真。入道之門,皆由于此。人所以不能入道者,以自見不明,而為物所勝也。若內明則自不騖外,不驚外則漸能勝物#1,積日既深,自然入道。凡不足者,蓋有不知我之有也。萬物皆備於我,返照內觀,知取諸一身而足,不亦富乎?知足心生,漸離諸有,有力未全,未能充其所見,必有強志,乃能力行。見清淨根,漸返於道,虛中證實所得不移,無古無今,浩然常住,是謂不失其所,等視死生,有如旦暮。生而不有,死而不亡,是之謂壽。
  大道氾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王,常無欲可名為小。萬物歸之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氾兮,充滿八極,及其用之,如在左右。萬物非道不生,而道未嘗言其能也。萬物非道不成,而道未嘗自名其功也。萬物非道不養,而道未嘗自以為主也。方其小,則不見其朕。及其大,則未嘗主萬物。萬物悉歸焉。聖人亦然。終不自以為大,而萬物終無以過之。惟其不取大,故能成其大。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道降而有象,象生則物往從之。 愚者往而不返,智者往而不害。往而不返者,失道而從物也。往而不害者,與道俱也。既與道俱,往不離道,無所不安,無所不平,無所不泰。與道為一,心不知道,道不知心。若知道而行,則有不安,有不平,有不泰矣。聖人之於形器,如過客之寓於旅亭,暫住而去,未嘗有顧惜之心。苟為欲樂所餌,過客止於所寓,留而不去,未有不為患者。故聖人雖在形器之間,執大象而往,雖從於物,其心常與道俱,味無味之味,視無色之色,聽無聲之聲,用無用之用,即於形器之間,全收道用。此其所以安平泰也。
  將欲噏之章第三十六
  將欲噏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此聖人制心奪情之道。心之為物,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欲以止止之,轉止轉動,聖人知其不可強止,固欲噏反張之,欲弱反強之,欲廢反興之,欲奪反與之。夫欲止動,以止止之,止不可得,必固反之。以動求止,自動觀妄,動已而竭,妄廢真還,自然歸止,後雖欲動,動心不起。心既不起,止亦不生。此聖人噏心弱志、廢情奪欲之道,微而難見,故曰是謂微明。此之微明,既柔且弱,而能勝天下剛強之欲,以其不離道母也。若離道母,則如魚之脫於淵。魚既不可脫於淵,則國之利器亦不可示人。以此示人,人示將有不信者矣。此篇世之解者不循其本,多以孫吳之兵說雜之。此《詩》《禮》之所以發冢也。
  道常無為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自無而入有,始於喜怒哀樂之萌,而極於禮樂刑政之備。極而不返,化化無窮,則愈失道矣。故聖人於其將流,則復以朴鎮之。既鎮以朴,朴亦無名,雖用無名之朴,亦將若不欲。苟有用朴之心,則朴非其朴矣。不欲以靜,民將自正。
  道德真經義解卷之二竟
  #1不驚外則漸能勝物:『驚』疑當作『騖』。
  道德真經義解卷之三
  息齋道人解
  德經上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處其實,不處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則在仁而仁,在義而義。惟其所之,未嘗執也。下德不失德,則仁之不可為義,義之不可為禮,既已為之,則不可得而變。故上德不失道。道常無為,而無為之之心。下德不失德,德則有為,而有為之之跡矣。上德無為,仁是也。仁近於道,故曰人者仁也。合而言之,道也。仁近於道,故亦無為,亦無以為。降而為義,義者,宜也。以義宜物,則有以為。為不失宜,為而未失。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