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會微漸滋』。
  #7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非緘艾所愈』。
  #8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邪多卒驗』。
  #9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空虛滅無』。
  #10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所是反非』。
  #11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孰之能追』。
  #12『脩然』,疑為『鯈然』之誤。
  #13此句,疑當作『如存有欲』,『恕』為『如』之誤。
  #14『終有』,政和御制注本作『中有』。
  #15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福有凶吉』。
  西昇經集註卷之四
  華陽韋處玄 句曲徐道邈 沖玄子
  任真子李榮 劉仁會註 碧虛子集
  虛無章第十五
  老子曰:虛無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一,一生萬物#1。
  徐李劉本並作道生天,天生地,地生萬物。韋曰:虛無者,無物也。自然者,亦無物也,寄虛無生自然,寄自然以生道,皆明其自然耳。一者,即道之用也,天地萬物皆從道生,莫有能離道者。復謂之一,一之布氣,二儀由之而分,故日一生二也,萬物莫不由天地氤氳之氣而生,故曰天地生萬物也。李曰:此謂有像之物也,自上生下,次第相生也。劉曰:推窮生本,以致虛無,此乃名理相階,其實不知所以也。
  萬物抱一而成,得微妙氣化。
  李本作化生。韋曰:天地萬物皆微妙一氣而化生也。徐曰:二儀、萬物皆一而成,人獨得微妙之氣,故能精靈變化也。李曰:天地、人物,並皆抱真一之道。受微妙之氣,所以方得化生,是知一氣者萬物之本也。
  人有長久之寶,不能守也,而欲益#2尊榮者,是謂去本,生天地之道也。
  徐曰:長久之寶,一也,人不能懷微妙之氣,守一以長生,不保其所寶也。而保人所寶,增益情欲,慕樂尊榮,是謂去其本也。生真寶二儀之正道也。劉曰:長久之寶,謂真性也。夫食益尊榮者,喪其本生之性也。
  恍惚章第十六
  老子曰:虛無恍惚,道之根。萬物共本,道之元。
  李曰:至本空寂,名曰虛無,虛無即非空寂,有無不定,稱之恍惚。云虛無生自然,自然生道,故知虛無者,此即道之根本,萬物得生,皆由於道,是知道為物之本元也。
  在己不忘#3,我默焉。
  默,韋本作異。韋曰:言一切萬物,莫不共道同其本源,而常生流蕩,不能官同於道,是以輪迴生死之波,若能存道於我,則其命不滅不亡矣,眾人皆不能存道,唯我獨能存之,故我異於眾人。李曰:道者物之元,氣者生之本,失道則死,喪氣則亡。若也不亡,聖人默然不說,今之廣說至言,大敷妙教,而教其養氣抱道,復本歸根。人若能納氣於內,抱道於懷,水火之所不能災,生死之所不能害,長存入道,端坐成真,得意忘言,故云默焉,知而不默,乃失之也。
  生置章第十七
  老子曰生我於虛,置我於無。
  徐曰:置者,立也。虛氣和合,變生我形,精妙無物,化立我神也。劉曰:實不生實,生實者虛也,有不容有,容有者無也。
  生我者神,殺我者心。
  韋曰:生者,存也。我所以長生者,心同於虛也,我所以長存者,形同於無也。神無形兆,故生我也,心有所存,故殺我也。李曰:形不自生,得神始生,身不自殺,由心故殺,心不為惡,足可長存也。
  夫心意者,我之所患也。我即無心,我何知乎!
  韋曰:夫有心有意,則有所存,故息害生焉;若我無心,則無所知,又何息哉1 .李曰:心有分別之知,能造有為之過,過成息我,是實由心,若也忘心無知,自當無患。
  念我未生時,無有身也,直以積氣聚血成我身耳。
  韋曰:此遺形存神之方也。徐曰:厭我有身大息,思念未生無身無累也,及氣血積聚成此肉身,假借不足為有,而人貴重,益成息累也。
  我身乃神之車也,神之舍也,神之主人也#4。
  徐曰:夫馬之運車,如神之載形也,神處人身,若人居室合,合全則人安,身康則神樂,故智士保身以養神,運形而昇仙也。李曰:身能載神,神能乘人,故日車也。身能容神,神以身為屋,故云合也。自外來寄於身,故云主人也。
  主人安靜,神即居之,躁動,神即去之。
  徐曰:身形靜,神即止其官府也,躁動有為,神即去其居館。即者,言應用急也。李曰:車牢始能載物,舍靜方可安人,為主既也誼譁,作客何能久住?鈴須堅守於身,而神自乘之,淨洗於心,神自正之,內外安靜,神自居之。若身有染穢,心腹躁動,神即離人,故云去之。劉曰:神住日生,神去日死,生由靜載,死由躁危。
  是以聖人無常心者,欲歸初始,反未生也。
  李曰:愛染罪垢,躁競有為,是常人流俗之心也。聖人清淨捐欲,無常俗之心也,有心者逐末,入於生死,無心者反本,歸於真道,無復生死也。劉曰:寂然無物。
  人未生時,豈有身乎?無身當何憂乎?當何欲哉。
  韋曰:夫有欲有憂,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