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為通美。然以才方道,才劣道勝也。
  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
  〔疏〕庶,慕也。幾,邇也。果,次也。夫上士聞道,猶藉勤行,若不勤行,道無由致。是故雖蒙教誨,爻須修學,慕近玄道,次成聖人。若其不然,告示甚易,為須修守,所以成難。然女偶久聞至道,內心凝寂,今欲傳告,猶自守之。況在初學,無容懈怠,假令。說耳聞,蓋亦何益。是以非知之難,行之難者也。
  參日而後能外天下,
  〔注〕外,猶遺也。
  〔疏〕外,遺忘也。夫為師不易,傳道極難。方欲教人,故凝神寂慮,修而守之,凡經三日。心既虛寂,觀萬億皆空,是以天下地上,悉皆非有也。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
  〔注〕物者,朝夕所須,切己難忘。
  〔疏〕天下萬境疏遠,所以易忘;資身物親近,所以難遣。守經七日,然後遣之。故郭注云,物者朝夕所須,切己難忘之者也。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
  〔注〕都遺也。
  〔疏〕寨體離形,坐忘我喪,運心既久,遺遣漸深也。
  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
  〔注〕遺生則不惡死,不惡死故所遇即安,豁然無滯,見機而作,斯朝徹也。
  〔疏〕啊,旦也。徹,明也。死生一觀,物我兼忘,惠照豁然,如朝場初啟,故謂之朝徹也。
  朝徹,而後能見獨;
  〔注〕當所遇而安之,忘先後之所接,斯見獨者也。
  〔疏〕夫至道凝然,妙絕言象,非無非有,不古不今,獨往獨來,絕待絕對。睹斯勝境,謂之見獨。故經云寂寞而不改。
  見獨,而後能無古今;
  〔注〕與獨俱往。
  〔疏〕任造物之日新,隨變化而俱往,不為物境所遷,故無古今之異。
  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
  〔注〕夫係生故有死,惡死故有生。是以無係無惡,然後能無死無生。
  〔疏〕古今,會也。夫時有古今之異,法有生死之殊者,此蓋迷徒倒置之見也。時既運新運新#3,無今無古,故法亦不去不來,無死無生者也。會斯理者,其唯女偶之子也。
  殺#4生者不死,生生不生。
  〔疏〕殺,滅也;死,亦滅也。謂此死者未曾滅,謂此生者未曾生。既死#5既生,能入於無死無生,故體於法,無生滅也。法既不生不滅,而情亦何欣何惡耶。任之而無不適也。
  其為物,無不將也,
  〔注〕任其自將,故無不將。
  無不迎也;
  〔注〕任其自迎,故無不迎。
  〔疏〕將,送也。夫道之為物,拯濟無方,雖復不滅不生;亦復而生而滅,是以迎無窮之生,送無量之死也。
  無不毀也,
  〔注〕任其自毀,故無不毀。
  無不成也。
  〔注〕任其自成,故無不成。卜
  〔疏〕不送而送,無不毀滅;不迎而迎,無不生成之也。
  其名為櫻寧。
  〔注〕夫與物冥者,物縈亦縈,而未始不寧也。
  〔疏〕摟,擾動也。寧,寂靜也。夫聖人慈救#6,道濟蒼生,妙本無名,隨物立稱,動而常寂,雖摟而寧者也。
  櫻寧也者,櫻而後成者也。
  〔注〕物縈而獨不縈,則敗矣。故縈
  而任之,則莫不曲成也。
  〔疏〕既能和光同塵,動而常寂,然後隨物櫻擾,善貸生成也。
  南伯子葵曰:子獨惡乎聞之?
  〔疏〕子葵怪女偶之談,其道高妙,故問子於何處獨得聞之?自斯已下,凡有九重,前六約教,後三據理,並是女偶告示子葵之辭也。
  曰:聞諸副墨之子,
  〔疏〕諸,之也。副,副貳也。墨,翰墨也;翰墨,文字也。理能生教,故謂文字為副貳也。夫魚叉因荃而得,理亦因教而明,故聞之翰墨,以明先因文字得解故也。
  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
  〔疏〕臨本謂之副墨,背文謂之洛誦。初既依文生解,所以執持披讀;次則漸悟其理,是故羅洛誦之。且教從理生,故稱為子;而誦因教起,名之曰孫也。
  洛誦之孫聞之瞻明,
  〔疏〕瞻,視也,亦至也。讀誦精熟,功勞積久,漸見至理,靈府分明。
  瞻明聞之聶許,
  〔疏〕聶,登也,亦是附耳私語也。既誦之精深,因教悟理,心生懼悅,私自許當,附耳竊私語也。既聞於道,未敢公行,亦是漸登勝妙玄情者也。
  聶許聞之需役,
  〔疏〕需,須也。役,用也,行也,雖復私心自許,智照漸明,必須依教遵脩#7,勤行勿怠。解也#8不行,道無由致。
  需役聞之於樞,
  〔疏〕樞,訝謠也。既因教悟理,依解而行,遂使威德顯彰,樞謂滿路者也。
  於樞聞之玄冥,
  〔注〕玄冥者,所以名無而非無。
  〔疏〕玄者,深遠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稱。既德行內融,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