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右」「左」「外」「焉」诸字,皆记处而先所状也。
【6.4.3】二,以记事成之时者。
[134]孟梁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已」者,记驾车之时,故先「驾」字。
[135]又:鲁平公将出。——「将」者,记其「出」时也,故先「出」字。
[136]左隐元:逐恶之。
[137]又:君将不堪。
[138]又:不如早为之所。——「逐」「将」「早」三字,皆状时也。
[139]庄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140]史叔孙通列传:愿陛下急发兵击之。
[141]又:我几不脱于虎口。
[142]汉赵充国传: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
[143]史淮阴侯列传: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
[144]又信陵君列传:于是公子立自责。
[145]又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46]又:今暴得大名,不祥。①
[147]魏文帝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148]史陆贾列传: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
[149]又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
[150]又陈丞相世家: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
[151]汉卜式传:上于是以式终长者。
[152]汉高帝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153]又:高帝常繇咸阳。
[154]汉于定国传:率常丞相议可。
[155]韩柳子厚墓志铭:率常屈其座人。
[156]史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诸句中所有「日」「岁」「急」「几」「初」「中」「最后」「旦」「暮」「立」「方」「暴」「既」「行」「未尝」「始」「竟」「终」「常」「业」诸字,皆状时也。
至[157]庄子逍遥游云: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且」字解如「将」字。
[158]史记冯唐列传:臣父故为代相。——「故」字解如「本」字。「故」得为「本」者,「故」旧也。
[159]汉书赵广汉传云: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此「故」字亦解如「旧」字。
[160]又贾谊传云:天子春秋鼎盛。
[161]又贾捐之传云:显鼎贵,上信用之。
[162]又匡衡传云:无说时,匡鼎来。——三引「鼎」字,解如「方」字,「当」字,亦状时也。
[163]史记晋世家云:犁二十五,事冢上柏大矣。——「犁」者,「比」也。
故[164]又吕后纪云:犁明,孝惠远。——「犁明」者,「比明」也。
[165]又酷吏列传云:梨来会春,温舒顿足叹。——「梨」通「犁」。
又有两字重状一时者。
[166]庄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既已」二字意重,并记过去之时也。
[167]汉贾谊传: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礼貌之矣。——「尝已」「已尝」并重言也。
[168]魏文帝与吴质书:别来行复四年。——「行复」二字,皆记时也,似此者,如「方且」「尝复」「曾复」诸重言,②见于古籍者,往往有之。
至记时之字置于句首以为起句之辞者,亦可列为状字。
[169]左隐元: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初」者,原始之辞,今置句首以为记事推原之例,左氏文习用之。
[170]汉高帝纪: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前」字置句首,与「初」字同例。
[171]论公冶: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始」「今」两字同上。
[172]史高帝本纪: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史记之用「始」字,与左氏之用「初」字,汉书之用「前」字同,可见诸书皆各有字例也。
[173]秦策:已一说而立为太师。
[174]史夏本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已」字在句首,与「初」「前」诸字同例。

○1[146]的「暴」和[140]的「急」、[141]的「几」似非记时,而为记状态与情景,置于【6.4.3】节较妥。
○2此处及[167]例说明中,称意义相近两字连用为「重言」,异于一般理解(如【6.3.2】节)。

【6.4.3】三,以言事之如何成者。此记成事之容,前所谓双声迭韵与重言诸字,以为象形肖声者,皆此类也。惟彼必双字,此论单字耳。
[175]孟梁下: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大」字假以肖所戒为如何也。
[176]又离下:施从良人之所之。——「施」者,言其从之容也。
[177]汉汲黯传:何空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空」字以言所取之状也。
[178]又韩信传:军殊死战。
[179]史刺客列传: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
[180]汉元帝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雑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