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厦门4名“假和尚”“假尼姑”被判刑!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转自【海峡导报】;
穿僧衣、戴佛珠
口念“阿弥陀佛”
随身携带开光辟邪平安符
像极了武侠小说中“高僧”“师太”
云游四海、普度众生的样子
没想到的是
僧衣是地摊买的
佛具是批发的
证件是假冒的
只有诈骗是真的!
近日,厦门翔安法院审结系列诈骗案,被告人何某等4名“假和尚”“假尼姑”靠着一身行头和满嘴“功德”,在多地骗钱,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牢房。
2023年间,被告人何某等4人为非法获利,以身着尼姑或和尚服饰、随身携带及出示伪造的皈依证等方式,假冒尼姑、和尚或皈依弟子,通过编造寺庙修缮需要募捐、寺庙举办放生法会需要募捐、捐款可参加法会或至寺庙吃斋饭等理由,分头作案,分别骗得钱款五千余元。
2023年12月,被告人何某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当场缴获用于实施诈骗行为的皈依证、佛教服饰、佛教材料、照片、护身符、开光卡、手链、贴纸、手绳等物。到案后,被告人何某等人如实供述罪行、积极退赔并自愿认罪认罚。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何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分别骗得钱款五千余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鉴于被告人何某等人具有坦白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同时,被告人何某等人多次实施诈骗,且诈骗老年人的钱款,可酌情从重处罚。
最终根据被告人何某等人的犯罪情节危害后果、退赔情况及悔罪表现翔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何某等人拘役五个月,缓刑八个月至有期徒刑六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
看穿身份伪装与作案特点
假和尚、尼姑常以正规僧服为幌子,携带 “开光卡”“佛珠” 及伪造皈依证等道具,利用身份迷惑性降低群众戒心。此类诈骗多针对农村老人,单次金额虽小(几十到几百元),但通过流窜重复作案获利,老人因信息闭塞、防范薄弱及受“消灾保平安”等观念影响,更易受骗。
警惕典型套路,拒绝盲目轻信
骗子常用说辞包括寺庙修缮募捐、放生法会筹款、兜售 “开光” 物品、捐款可上功德本或参加法会等。若遇主动上门化缘或街头兜售的 “僧尼”,切勿因宗教信仰或迷信心理轻易掏钱,需保持理性判断。
及时报警留证,筑牢防护防线
发现疑似假僧尼行骗时,要保持冷静,不透露信息、不轻易付款,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同时留存对方外貌、道具、说辞等证据,协助警方打击犯罪,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来源:厦门市翔安区法院

点评: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尔虞我诈成风,不得不防。
警示:来我网站的网友,我希望你把我当骗子,不要把我当好人。因为我远远达不到是个好人的标准。
七情六欲,我一样不拉,全有。而且我没有一丁点改变这些的意思。

修行修的是真心,不是凡心。很多人一开始起修就在这个问题上就搞错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才是真心。

凡心随境(景)而动,真心如如不动。
文明文化这东西,用好了是智慧,用得不好副作用巨大,不得不知。
本人的秉性是:只与智者同行,不与傻逼为伍。



这世界上,真正修行的人屈指可数,向往的人却多如牛毛。这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海,不可被名利权污染。
人们的心灵有两大净 海,是不允许任何人去污染与亵渎的:一个是爱情,一个是修行。人们不得不谨记的。
然而,在金钱至上的今天,一大批疯狂的人们,为了钱,正在毫无底线地干这种事。这是在涂毒人们自已的心与情。
他们不是活不下去,他们是心坏了,情滥了。这些人是无可救药的一批人。所谓的自作孽罢了。
为何修行不可污染与亵渎?因为这是人的最终的出路与最后的归途。这是乾,即心灵的阳关大道。得大自在的必由之路。
为何爱情不可污染与亵渎?因为这是人们抵抗无尽的时空寂寞的唯一途径。这是坤,即肉身的奈何桥。走上去步步惊心。
至于不付出真心的假修行,不付出真情的假爱情,那都是罪恶,都是自已对自已身心的犯罪。对自已犯罪,身心都会深深受到伤害与无尽的折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学与文明 ( 鄂ICP备16004173号-4|鄂公网安备42060002000247号 )

GMT+8, 2025-8-17 10:45 , Processed in 0.1892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