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之性,可以去邪,扶持正气也。本形言针之为物。
“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
水有开山穿石之力,以润下为功。针之短长深浅,如水之用也。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
斜刺,可曲,可直,可斜,可正,犹木之曲直也。
“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口温针热,补调荣卫,毋令冷热相伤,犹火之能炎上也。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土可以塞水,针可以塞病,源是以象土也。一针之用,五行俱全。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
恒所用者毫针也。按黄帝铜人流注之法,肘前膝下一寸六分,只有八分为针柄,是针二
寸四分也。按气血、经络变化无方,惟针所治。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脏之虚实。”
脏腑要分表里、虚实、寒热,针法在斯矣。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太乙移宫之日,八风之邪。主人寒热头痛,若开辟四关,病可除也。四关者,两手、两
足,刺之而已矣。正所谓六十六穴之中也。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神者脉也。脉息见于穴下,气至可刺之,脉息不至则不均,不全则不定,穴下气分不
可刺也。至慎、至慎。
“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土是根基。”
先占口鼻,呼吸匀者可刺。水土者,太溪、冲阳也。绝则勿刺焉。
“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
百会在顶,应天主乎气;涌泉在足底,应地主乎精;璇玑在胸,应人主乎神。得之者生
,失之者亡,应乎三才者也。
“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上中下三部,谓之三要。大包在腋下三寸,主脾之大络,一要也;天枢者,挟脐旁二寸
,谓之关,二要也;地机者,脾舍之 ,在膝下五寸,下部之总,三要也。
“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督脉起下极之俞,主肩背夹脊之病。阳跷在足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膀胱穴。阳维在膀
胱下命门穴,与督脉皆属阳,为补泻兼治胫酸、身颤、癫痫之疾。督脉为阳脉之海。
“阴跷、阴维、任、带、冲,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任脉起中极之俞,上毛际曲骨俞。冲脉起气冲并足阳明至胸,散诸部中。带脉起于季胁
下一寸八分,周回一身,与任脉同治,阴脉之海也。阴跷起于跟中。阴维起于诸阴交会处,所治
“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太。两间、两商、两井,相根据而列两肢(两肢当作四
阳陵泉、阴陵泉、阳跷、阴跷,交信、交仪。五太者,相接太冲、太白、太溪、太渊、
太陵,商丘、商阳,二间、三间,天井、肩井相根据乎手足四肢也。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交平
而百病可治也。
“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
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 之间,动脉相应。”
取穴莫熟于分寸,详字意最紧。手背、足背、脊背,阳部在两筋之旁,以指按陷下者是
穴。手心、脚底、腹肚,阴之分,在筋骨 之间,以指下动脉应之是穴也。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使一经而可正。”
取五穴者,谓如阳经用甲、丙、戊、庚、壬时,取一时,分井、荥、输、经、合,五穴
既定
为奇偶,三经只取一经。余同此例。
“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异定。”
此言经络须要精熟,督脉、任脉,一阳一阴,在明师手指,不可造次。
“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
日法寅、卯、辰,上为标;申、酉、戌,下为本。巳、午、未,上为标;亥、子、丑,
下为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门、海出入之道,俞、募终始之处,五脏各有俞、募。
“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
阴俞阴,谓之交;阳原阳,谓之会。
“更从四根,三结,根据标本而刺无不痊。”
《素问》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于厉兑,终于颃颡;少阳根于窍阴,结
笼;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此谓
三结四根。有足太阳根于复溜,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
,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光明、天容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
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
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
于天突、偏历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