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论

属性:《鬼遗方》曰∶内疚疽,发两腋及臂并两手掌中,振寒热而嗌干,饮多即呕,烦
心 ,脉盛,六、七、八日诊如此可汗,不汗死。
\r内疚疽\p04-a41a102.bmp\r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篇名>缺盆疽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缺盆疽,又名锁骨疽,生肩前陷中,寒热大作,饮食少进,肩背拘
急,小水不利,胸腹膨胀,属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宜隔蒜灸。若治之稍缓,必
致溃烂,是经少血多气,疮口不合,危笃
者多矣。(《准绳》)
《心法》曰∶此疽又名蠹疽,属胆胃二经积热而成。
\r缺盆疽\p04-a41a103.bmp\r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篇名>痈门主论

属性:王肯堂曰∶ 痈,俗名病藕包, 臂表里俱肿赤色,惟肘节处差小,故名藕包,
以内外分阴阳。(《准绳》)
陈实功曰∶ 痈生于膊上,连肩通肿,长而坚硬者是也。(《正宗》)
薛氏曰∶ 痈在肩之下,肘之上,周匝漫肿色赤,里廉外廉,左右皆同,由风
温或风火凝结而成。初起状如粟米一撮,亦有起一粒僵疙瘩者,渐次 肿红热, 脓
痛甚。红肿之外,无晕者顺,有二晕者险,三四晕者逆。
又曰∶藕包毒,肿发 内,或 外结肿一枚,如桃、如鹅鸭卵者是也。 内属
手三阴经, 外属手三阳经,宜加引经药必效。
\r 痈\p04-a41a104.bmp\r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篇名>脾痈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脾痈生肩贞、 俞二穴,乃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及脾受膏粱浓味
所生也。宜汗之。经云∶汗之则疮已。(《启玄》)
李东垣曰∶脾痈又名 疽,在肩之后,下腋之后外层岐骨缝间,左右同属小肠经
肩贞穴,由风火凝结而成。
又曰∶如生在肩前下腋前外之上,骨缝开合空凹陷中,左右相同。初起如椒子,
渐肿坚硬大如鹅卵,按之疼痛入骨,属心包络经,名曰乐疽。乃血热气郁而成。
\r脾痈\p04-a41a105.bmp\r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

<篇名>臂痈门主论

属性:《玄机》云∶在臂外为痈,在臂内为鱼肚发,在臂上节肿连肩 ,为臂风毒。
王肯堂曰∶两臂肘起至接骨下引手至小骨之上发痈疖,此处虽实,奈连大小筋
骨,举动不便,垂手多坠疼,如脓深沉澈骨,即伤筋脉,拳缩不舒,搐搦,宜急用
缓慢筋脉药饵治之。(《准绳》)
申斗垣曰∶臂痈毒,乃心肾二经,通于五指,毒瓦斯流走成串漏。(《启玄》)
《心法》曰∶鱼肚发生于 部之后垂肉处, 肿赤色,属心经青灵穴。由火毒凝结而成。
陈远公曰∶人臂上忽然生疮,变成痈疽者,亦阴痈也。虽比头面对口肩背稍轻,
然治不得法,亦能杀人,故须辨阴阳治之。大约痛者阳证,痒者阴证。如阳证用三星
汤一二剂,便可立消;若阴证此方又不可用,必大补气血,佐以消痰化毒,始可奏
功。勿以手足非心腹之疾,不须补虚也。夫阴主静,而手则至动者也,至动生阴痈,则
动变静矣,反常之道也,可不畏乎!况动变静,又趋阴之道也。阳趋于阴,非生近
于死乎?欲阳返阴易,欲阴返阳难,谁谓手痈而小视之哉?消痈还阳丹∶人参、花
粉、生甘草各三钱,白术、生黄 各一两,肉桂、乳香末各一钱,金银花二两,当归
五钱,水煎服。一剂痒变为痛矣,二剂疼止,三剂全消。(《冰鉴》。按∶此方与七圣汤相同,而
意气与所主各异也。七圣汤治已溃之剂,此汤乃治未溃之方。盖已溃者,以生肉为先;未溃者,以护肌为主。所
以七圣汤中无乳香末、天花粉二味,此方用乳香末、天花粉,攻中有拥卫之功耳)
\r臂风毒\p04-a41a106.bmp\r
胡公弼曰∶臂痈有因远行涉水,途路或冒风雨寒湿,饮食不节,亦能患此,所
受稍轻,治以防风除湿丸主之。(《青囊》)
冯鲁瞻曰∶臂痈者,前 属手阳明经,
后属手太阳经,外 属手少阳经,内 属手厥阴经,内之前 属手太阴经,内之
后属手少阴经。总缘经络热郁,风邪外干,气血有乖而生也。当分经络,以用本
经之药为引,行其气血自愈。(《锦囊》)
李东垣曰∶臂(自肘至腕曰臂。)外侧属三阳,臂里属三阴,俱由营卫不周,感受风邪,逆
于肉里而成也。已溃若拳缩而不能舒,疼痛澈骨者,乃溃深伤脉也,属逆。
李东垣曰∶臂痛有六道,各加引经药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