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走马喉痹,则非此等所疗,以其生死只在反掌之间耳。急救之法,无
如砭针出血,血出则病已,此上策也。后之患者,万勿畏针以自毙其命;后之君子,
万勿执小方而曰吾药不动脏腑,又妙于不用针砭出血,在小疾幸而获愈,而大疾必
致死亡。特为拈出,以告病者、医者,勿自误以误人也。
又曰∶凡咽喉用针后,有针创者,宜捣姜块和以熟白汤,时时呷之,则创口易合。
王奎光曰∶咽喉为人身饮食门户,呼吸关隘,方寸之地,受病危险,其证甚繁,
大约总归于火。盖少阴少阳君相二火,其脉皆络于咽喉,故往往为火证之所结聚。君
火势缓,则结而为疼为肿;相火势速,则肿甚不仁而为痹,痹甚不通而痰塞以死。经
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火者痰之本,痰者火之标,火有虚实,实火因过食煎炒炙
,蕴结积毒,其证口渴,二便秘塞,风痰上壅,将发喉痹,必先胸膈不利,脉弦
而数。治宜先去风痰,后解热毒虚火;或因饮酒太过,或因忿怒,或因色欲,火炎
上攻咽喉干燥,必二便如常,少阴脉微,治宜补虚泻火。凡用药不宜纯用寒凉,取效
目前,上热未除,中寒复起,毒瓦斯乘虚入腹,胸前高肿,上喘下泻,手足指甲青黑,
七日以后全不进食,口如鱼口者死。且治咽喉,最忌发汗,针砭出血已寓出汗之意,
何堪更发其汗。凡伤寒于肾及帝中(喉名)肿者,断不宜针。至如内伤虚损,咽喉失音,无法可治。
又曰∶喉证初起,一日寒战即生发者,发后身凉口不碎,又无重舌,或二便俱利,
不可认作热证。皆因阴气虚寒而发,其痰不可吊尽,此痰即身内之津液所化,与热
证乳蛾HT 舌之痰壅一处,以流尽则毒愈者不同,若亦流尽,则精神竭而必毙。先宜
药吹或用水换之法,使喉一通,即便服药,初剂发散和解,第二剂即施温补滋养之药。
设三四日再发寒战,或心疼、骨痛、胁疼等证,皆属难治。
又曰∶发时牙关紧闭,舌喉俱肿,口碎而臭,或有重舌,及舌上有黄屑者,发
后下午再发寒热,二便闭塞者,即作热证。用石膏败毒散主之,然亦易愈之证。如渐
起三四日后而寒热者,虽极凶亦不为害。惟有证未减而牙关反不紧闭,唇口不肿,纹
如好人者不治。舌肿满口者不治。色如胡桃,如茄子,如砂纸者不治。或连重舌发
寒热者,犹可治也。舌以箸按之若色雪白,起箸即紫红色者,此身内血已死,然口若
臭犹或可生;尤忌口渴气急,痰多而稠如桃胶者,死期已速。
又曰∶一颈俱红肿者,亦极危也。面带红紫,面青带白,神气少者俱无救。不
语者死。略能语者尚有可生之机。面色少神,喜坐低处者,亦难治。帝中(喉也)乃性命
攸关,舌系下通于肾,白肿不治,伤之者死。
又曰∶凡喉证至五日即重。三日前证虽重,尚未成脓,药能清散。若至五六日,
患处多成脓,随便穿破后烂成窝,为难愈。如烂用口疳药多加龙骨、珍珠。
又曰∶凡喉非急证者,一二日未必发热,病尚轻缓;若至三日发热证必加重。须
问其大小便通利与否,如二便利,证候虽加,不过浮火上攻,服解毒消风消火之药
即愈;若二便不通利,必内有实火,非用降火解毒重剂及通利二便之药,火何从而
出?病何从而解?亦须问其头痛与否,如头痛即兼伤寒,难治。凡喉证必俟大便去
后,方可望痊;若大便秘结,未可轻许。
又曰∶凡喉证初起,大便秘结,宜大黄、玄明粉通之,则大便降而易痊。若至
五六日,久而不食,大便结,用之立毙。盖病久元气已虚,岂宜再用硝、黄?当有善法以处之。
又曰∶凡患喉证者,无痰不治。
又曰∶凡喉证先碎者,先吹长肉药,后吹碧丹。
又曰∶凡吹喉证,须吹药四五管,方得痰出,三次可以痊愈。其出痰初吹宜多
用金丹,必直对帝中,重吹之,急提出管,恐痰即呕出也。
又曰∶妇人喉证肿痛,有因经闭致火上攻而成者,宜内服通经药,月事通则愈。
又曰∶凡喉中无形红肿者,当用灯心。
又曰∶凡喉证凶者,面发肿,白亮无光彩,脉微沉无力,是神气外泄,无阳之
证,断不治。若面发红肿,脉来洪大有力,证虽极重,是有元气,火气盛,治之易痊。
又曰∶凡吹喉咙药,医家吹时,气须和平,用管周遍为妙。
又曰∶凡初起吹药,须令患者低头,流出涎痰。
又曰∶凡吹喉证,欲出痰涎,药中用皂荚末少许。
《伤寒论》曰∶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
又曰∶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目录>卷十七\咽喉部

<篇名>咽痛门主方

属性:窦氏添加一切咽喉、口舌等证神效方。
牛胆硝 生黄连 黑山栀 生黄 白硼砂(各三钱)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