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舌喑者,舌本不
能言,而喉中之声如故,中风而舌喑者,舌与喉俱病,而音声不能发于会厌也。然有
外感内伤之因。外感者,风寒火热之邪也。经曰∶诸热暴喑,皆属于火。内伤者,心
肺肾三经致病,亦多由痰火壅塞上窍,气血两虚,不能上荣,则舌机不转也。有肾
虚而气不归源,内夺而胞络内绝,不能上接清阳之气者;有元气不足,肺无所资者;
有血衰而心失所养者。盖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户,肾为声音之根。经曰∶三焦
之气,通于喉咙,气弱则不能上通矣。治者能于根本用力,则丹田清阳之气,自能
宣扬振作,故古人每以独参汤、地黄饮子取效也。然中风不语之证有六∶有失音不
语者;有舌强不语者;有神昏不语者;有口噤不语者;有舌纵语涩不语者;有舌麻
语謇不语者。可不详欤!



<目录>卷十五\舌部

<篇名>重舌门主论

属性:陈实功曰∶重舌,乃心火妄动发之,舌下又有一舌也。当以线针点刺患上,令出
恶血,内服黄连泻心汤,外用冰硼散搽之。(《正宗》)
冯鲁瞻曰∶重舌者,心脾有热也。盖心候舌而主血,然脾脉络于舌下,火土又
子母也,有热即与血气俱盛。其状附舌下,而近舌根,生形如舌而微短小,色异,亦
宜针刺。(《锦囊》)
窦汉卿曰∶重舌,乃舌下生一小舌,其舌鲜红,其外证颏下浮肿,有硬核。此心
经受热,毒瓦斯出于舌下。先用紫雪掺之,流出热涎,急服甘桔汤加姜、灯心煎服。(《全书》)
又曰∶莲花重舌,乃蕴热乘风而发,心火炎上之义。
又曰∶莲花舌,乃舌下生三小舌,其状如莲花之形。但舌乃心之苗,心火上炎,
或思虑太过,或火气所伤,或酒后当风取凉,以致风痰相搏而成。此候急用清凉解
毒汤加减服之,再吹。如肿不散,须用小刀针出紫血为妙。
又曰∶舌下生小舌,名曰重舌。盖舌乃心苗,心火上炎故生之。用小刀点紫黑
处,吹冰片散,服甘桔汤加山栀、连翘之属。
又曰∶咽喉有肿,复生重舌,此两经受病,俱有邪也,心邪发于舌下,胃邪出
于喉咙。盖因喉间之邪,触起于心经之邪,则其病俱发。外证头疼项强,身发潮热者,
是也。探痰法同前,再用紫雪、冰片散治之。
汪省之曰∶重舌,大小男女俱生。乃心火妄动,当以线针点刺患上。(《理例》)
骆潜庵曰∶脾之脉络系舌傍,肝之脉络系舌本,心之脉络系舌根,三经受胎毒
而上攻,舌下又像有一舌也,名曰重舌。宜延寿丹。(《推拿秘书》)
澄曰∶重舌、莲花重舌,有男妇心绪遏郁,忧思过度之人,每生此证。因循日
久,以致溃烂腐秽。舌头一烂,外壳虽存,其中如烂鱼肠相似,断不可用升炼药吹搽,
一用即血出如泉,穿腮腐龈,百不一生。澄见数证,俱因庸工妄治而亡,不可不慎。



<目录>卷十五\舌部

<篇名>重舌门主方

属性:重舌涎出,水浆不入。(《圣惠方》)
玄精石(二两) 牛黄 朱砂 冰片(各一分)
研末。以针舌上去血,盐汤漱,掺末咽津。效验如神。
重舌、木舌、紫舌。
黄连 连翘 山栀 黄芩 木通 荆芥 薄荷(各一钱) 牛蒡子(一钱) 甘草(五分)
灯心十根,煎服。
\x当归连翘汤\x 治心脾有热,重舌、木舌。
当归尾 连翘(各三钱) 川白芷(二钱) 大
黄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x消毒犀角饮\x 治内蕴热邪,咽膈不利,重舌、木舌,一切热毒。
鼠粘子(微炒,四钱) 荆芥 黄芩 甘草(各一钱) 防风 犀角(各五钱) 水煎服。



<目录>卷十五\舌部

<篇名>木舌门主论

属性:陈实功曰∶木舌、紫舌,亦由心火而发。用飞盐加冰片少许,勤搽出涎自愈。(《正宗》)
冯鲁瞻曰∶木舌者,因脏腑壅热,心脾积热,其气上冲。是以舌肿尖大,塞满
口中,若不急治,则致害人。更不可用手去按,按则舌根乃损,长成语言不正。如
至啼叫无声,面色频变而惊疼者,不治。然舌固属心脾,但肝脉亦络舌本,故伤寒邪
传厥阴,则舌卷囊缩,概可见矣。(《锦囊》)
张宪伯曰∶舌忽胀大,硬肿塞满,实时气绝,名曰 舌。(《闲抄》)
窦汉卿曰∶木舌症硬如穿山甲,见人舌做一拳。外证憎寒壮热,语言謇涩,此
心经受热。心者舌之本,因心而病。治法以小刀点紫黑处,煎药内多加山栀。山栀
乃泻火之要品也。(《全书》)
又曰∶木舌、乳娥,此证为因心经热毒,或因酒后温床浓被,以致热气攻于心
经。故生单娥及舌胀而紫,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