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机,又名髀枢,即环跳穴处也。或因跌
打损伤,或 垫挂镫,以致枢机错努,青紫肿痛,不能步履,或行止欹侧艰难。宜先服正骨紫金丹,洗以海桐
皮汤,贴万灵膏,常服健步虎潜丸。
\x正骨紫金丹\x(见巅顶骨伤)
\x万灵膏\x(见巅顶骨伤)
\x海桐皮汤\x(见两颧骨伤)
\x虎潜丸\x(见髋骨伤)



<目录>卷三\四肢部

<篇名>大楗骨

属性:一名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锤,接于 骨,统名曰股,乃下体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
腿骨。坠马拧伤,骨碎筋肿,黑紫清凉,外起白泡,乃因骨碎气泄,此证治之鲜效。如人年少气血充足者,虽
形证肿痛而不昏沉,无白泡者可治。法以两手按摩碎骨,推拿复位,再以指顶按其伤处,无错落之骨,用竹帘
裹之,每日早服正骨紫金丹。俟三日后,开帘视之,若有不平处,再捻筋结令其舒平,贴万灵膏,仍以竹帘裹之。
\x正骨紫金丹\x(见巅顶骨伤)
\x万灵膏\x(见巅顶骨伤)



<目录>卷三\四肢部

<篇名>膝盖骨

属性:膝盖骨即连骸,亦名膑骨。形圆而扁,覆于楗 上下两骨之端,内面有筋联属。其筋上过大腿,至于两胁,下
过骨,至于足背。如有跌打损伤,膝盖上移者,其筋即肿大,株连于 内之筋, 内之筋,上连腰胯,故每
有腰屈疼痛之证,或下移 骨则 肿,或足腹冷硬,步履后拽斜行也。若膝盖离位向外侧者,则内筋肿大;向内
侧者,则筋直 肿。宜详视其骨如何斜错,按法推拿,以复其位。内服补筋丸,以定痛散灸熨之,熏八仙逍遥汤
则愈。
\x补筋丸\x (见 骨伤)
\x定痛散\x(见山角骨伤)
\x八仙逍遥汤\x(见玉梁骨伤)



<目录>卷三\四肢部

<篇名>骨

属性:骨,即膝下踝上之小腿骨,俗名 胫骨者也。其骨二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 骨,其形粗;在后者名辅
骨,其形细,又俗名劳堂骨。若被跌打损伤,其骨尖斜突外出,肉破血流不止,疼痛呻吟声细,饮食少进,若其
人更气血素弱,必致危亡。宜用手法,按筋正骨令复其位,贴万灵膏,以竹帘裹住,再以白布缠之,先服正骨紫
金丹,继服健步虎潜丸。
\x万灵膏 正骨紫金丹\x(俱见巅顶骨伤)
\x健步虎潜丸\x(见髋骨伤)



<目录>卷三\四肢部

<篇名>踝骨

属性:踝骨者, 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在外者为外踝,俗名核骨。
或驰马坠伤,或行走错误,则后跟骨向前,脚尖向后,筋翻肉肿,疼痛不止。先用手法拨筋正骨,令其复位,再
用竹板夹定跟骨,缚于 骨之上。三日后解缚视之,以枕支于足后,用手扶筋,再以手指点按其筋结之处,必
令端平。内服正骨紫金丹,灸熨以定痛散,洗以海桐皮汤,常服健步虎潜丸。若稍愈后,遽行劳动,致 骨之端,
向里歪者,则内踝突出肿大;向外歪者,则外踝突出肿大,血脉瘀聚凝结,步履无力,足底欹斜,颇费调治。
故必待气血通畅全复,始可行动。
\x正骨紫金丹\x(见巅顶骨伤)
\x定痛散\x(见山角骨伤)
\x海桐皮\x(见两颧骨伤)
\x健步虎潜丸\x(见髋骨伤)



<目录>卷三\四肢部

<篇名>跗骨

属性:跗者足背也,一名足趺,俗称脚面,其
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其受伤之因不一,或从陨坠,或被重物击压,或被车马 砑,若仅伤筋肉,尚属易治;
若骨体受伤,每多难治。先以手法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洗以海桐皮、八仙逍遥等汤,贴以万灵膏,内服舒
筋定痛之剂,及健步虎潜丸、补筋丸。
\x海桐皮汤\x(见山角骨伤)
\x八仙逍遥汤\x(见玉梁骨伤)
\x健步虎潜丸\x(见髋骨伤)
\x补筋丸\x(见 骨伤)



<目录>卷三\四肢部

<篇名>足五趾骨

属性:趾者,足之指也。名以趾者,所以别于手也,俗名足节。其节数与手之骨节同,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努突
者,一名核骨,又名 骨,俗呼为孤拐也。趾骨受伤,多与跗骨相同,惟奔走急迫,因而受伤者多,治法与跗
骨同。



<目录>卷三\四肢部

<篇名>跟骨

属性:跟骨者,足后跟骨也,上承 辅二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