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年余不愈。日出脓数滴。予谓足大指乃脾经发源之所。宜灸患处。使
瘀肉去。阳气至。疮口自合。否则不治。彼惑之。不早治。后变劳症而殁。
盖至阴之下。血气难到。女人患此。多因扎缚。致血脉不通。或被风邪所袭。则无血气
。遂成死肉。惟当壮脾胃。行经络。生血气则愈。有成破伤风。以致牙关紧急。口眼 邪者
。先玉真散(百二三)一二服。然后投以生血通经则可。



<目录>卷六

<篇名>面疮一百二十

属性:(附颐毒)
一人年逾三十。夏月热病后患颐毒。积日不溃。气息奄奄。饮食少思。大便不禁诊脉如
经曰。脉息如无似有细而微者。阳气衰也。齐氏曰。饮食不入。大便滑利。肠胃虚也。以六
君子加炮姜、肉豆蔻、破故纸数剂。泄稍止。食稍进。更加黄柏、当归、肉桂。溃而脓水清
稀。前药每服加熟附一钱。数剂泄止。食进。脓渐稠。再以十全大补汤加酒炒芍药、白蔹。
月余而愈。(此凭脉症也。)
一人年逾四十。胃气素弱。面常生疮。盗汗发热。用黄 建中汤少愈。更用补中益气汤
而平。(此凭症也。)
东垣云。气虚则腠理不密。邪气从之。逆于肉理。故多生疮。若以甘温之剂实其根本。
则腠理自固。即无他疾。
一人年三十。面患疮。溃已作渴。自服托里及降火药不应。脉浮而弱。丹溪曰。溃疡作
属气血俱虚。遂以参、 各三钱。归、 、术各二钱。数服渴止。又以八珍汤加黄 数剂。
脉敛而愈。(此凭脉症也。)
一人年四十。头面生疮数枚。 痛饮冷。积日不溃。服清热消毒不应。脉数。按之即实
。用防风通圣散(六)二剂顿退。又以荆防败毒散(七)而愈。(此凭脉症也。)
一人年逾六十。素食浓味。颊腮患毒未溃而肉先死。脉数无力。此胃经积毒所致。然颊
属胃经。未溃肉死。则胃气虚极。老人岂宜患此。果殁。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
持虚。此之谓也。



<目录>卷六

<篇名>口齿一百二十一

属性:一人齿痛。脉数实。便秘。用防风通圣散即愈。(此凭脉症也。)
一人齿痛甚。胃脉数实。以承气一剂即止。(此凭脉症也。)
一老齿痛。午后则发。至晚尤甚。胃脉数而实。以凉膈散加荆芥、防风、石膏。一剂
而瘳。(此凭症脉也。)
一人齿痛。胃脉数而有力。以清胃散加石膏、荆芥、防风二剂而痊。(此凭脉症也。)
一人齿痛。脉浮无力。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连、生地黄、石膏治之。不复作。(此凭脉症
一人齿痛。脉数无力。用补中益气加生 、牡丹皮而愈。
一人齿肿痛。 至颊腮。素善饮。治以清胃散数剂而愈。
一人齿痛。服清胃散不应。服凉膈散愈盛。予用补肾丸(四六)而愈。(此条因治不效而
知为肾虚也。)
一人颊腮肿。 至牙龈。右关脉数。此胃经风热上攻也。治以犀角升麻汤而消。(此凭
一妇常口舌糜烂。颊赤唇干。眼涩作渴。脉数。按之则涩。此心肺壅热于气血为患。名
热劳症也。当多服滋阴养血药。彼欲速效。用败毒寒剂攻之。后变瘵而殁。
良方云。妇人热劳者。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气血不调。脏腑壅滞。热毒内积。不得宣
所致也。其候心神烦躁。颊赤头痛。眼涩唇干。四肢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神思沉昏
。嗜卧少寐。饮食无味。举体酸疼。或时心怔。或时盗汗。肌肤日渐消瘦。故名热劳也。



<目录>卷六

<篇名>口舌疮一百二十二

属性:一人胃弱痰盛。口舌生疮。服滚痰丸愈盛。吐泻不止。恶食倦怠。此胃被伤也。予以香
砂六君子汤(二百三六)数剂少可。再以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二十余剂而愈。
夫胃气不足。饮食不化。亦能为痰。补中益气。乃治痰之法也。苟虚症而用峻利之药。
鲜有不殆。
一人年逾四十。貌丰气弱。遇风则 。劳则口舌生疮。胸常有
痰。目常赤涩。服八味丸而愈。(此凭症也。)
一人脾胃虚。初服养胃汤、枳术丸有效。久服反虚。口舌生疮。劳则愈盛。服败毒药则
呕吐。此中气虚寒也。
治以理中汤少愈。更以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月余而平。
夫养胃汤。香燥药也。若饮食停滞。或寒滞中州。服则燥开脾胃。宿滞消化。少为近理
。枳术丸。消导药也。
虽有白术。终是燥剂。故久服此二药。津液愈燥。胃气愈虚。况胃气本虚而用之。岂不
其病哉。亦有房劳过度。真阳虚惫。或元禀不足。不能上蒸。中州。不运。致食不进者。以
补真丸。(三六)治之。使丹田之火上蒸脾土。
则脾土温和。中焦自治。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