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3-外科大成-第46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而通水道。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属小肠。而水道出焉。则又属手足太阳也。肾主水。则又 属足少阴也。欲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又属手太阴 也。素问又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又属脾与胃也。痈疡生于其间。须细心求而责之。
不可专主一厥阴经。而惟清肝导湿之为事。斯无误矣。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阴挺阴中挺出一条如蛇头。由足太阴脾虚。或产后遇怒。或经风所致。初宜清热疏风。次朝服补中益 气汤倍升麻。晚服龙胆泻肝汤。外兼敷洗。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阴蕈肥边肿痛。中突起蕈丁鸡冠。由肝郁脾虚所致。宜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倍加青皮、栀子。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阴肿忽然肿而作痛名蚌疽。由劳伤血分所致。宜四物汤加丹皮、泽泻、花粉、柴胡。或秦艽汤。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阴蚀。阴器外生疙瘩。内生小虫。作痒难忍。又名慝疮。由胃虚积郁所致。宜四物汤加石菖蒲、龙胆草、黄 连、木通。若寒热与虚劳相似者。虫入脏也。宜逍遥散吞芦荟丸。早晚各一服。外兼熏洗。次以银杏散塞 入阴中。杀虫止痒。若寡居患此。隐忍不言。必待攻刺疼痛。口干发热。形削食少者。失合症也。不治。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阴脱。开而不闭也。痒痛出水。由忧思太过所致。宜逍遥散、归脾汤。俱加柴胡、栀子、白芍、丹皮。由产后得 者。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醋炒白芍。俱用荆芥、枳壳、诃子、文蛤大剂。煎汤熏洗。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阴 。子宫脱出也。俗名 葫芦。由气血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倍升麻加益母草。外以萆麻子肉 贴顶心。再用枳壳半斤煎汤熏洗。由努力负重所致者。灸脐下四寸五分七壮。立效。由思欲不遂。肝气 郁结。必先小便时堵塞。因而努力久之。随努而下也。令稳婆扶正葫芦。令患妇仰卧。以枕垫腰。吹嚏药 收之。收入即紧闭阴器。随以布帛将两腿缚之。即小便亦须夹之。内服大补升提之药。可以暂愈。若寡 居者。须令进步除根。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
素艽汤
治阴户肿痛。小便涩滞。甚者便如马溺。二腿拘挛。

秦艽(六钱) 石菖蒲(三钱) 当归(三钱) 葱头(五个)
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外用艾叶一两。防风六钱。大戟五钱。水煎熏洗。

牛膝汤
阴内尿血肿痛。名血结症也。

牛膝(五两) 黄酒(二斤)
煎半斤。作三次服。

桃仁散
阴肿作痒。

桃仁(炒)
为末。每服二钱。黄酒调服。仍捣烂敷之。

痒汤
洗阴蚀作痒。

鹤虱(一两) 野狼毒 苦参 归尾 威灵仙 蛇床子(各五分)
用河水十碗。煎熟。加猪胆汁二三个。先熏后洗。一加干漆。
又方 川椒(一两) 吴茱萸(一两) 蛇床子(五钱) 藜芦(五钱) 陈茶叶(一撮) 食 盐(煨二两)
水煎熏洗。

文蛤汤
洗阴户肿痛。

文蛤 小麦 皮硝 白矾(各一两) 葱白(十根)
水煎熏洗。

银杏散
阴痒生疮。

杏仁(去皮尖) 轻粉 水银(铅制) 雄黄(等分)
为末。每用一钱。枣肉二个和丸。丝绵包裹。线扎留头在外。先用前 痒汤洗毕。次入户内。如小便。取 出。便讫再入。一日一换。四五个自愈。
一加枯矾。减半用。猪肝一片或鸡腿一只。煮滚取出。掺药于上。插入户内。冷则易之。

三灰散
阴疳。

鹿角灰(一钱) 鸡内金灰(一钱) 红 灰(七分) 黄连(一钱) 儿茶(七分) 珍珠(五分) 轻粉 (五分) 冰片(五分) 麝香(二分)
共为末。一抹即愈。
一用。硫黄一钱。轻粉五分。冰片三分。麝香二分为末。
顶用黄连二两。水二碗。煎一碗。去渣。再煎至一酒钟。调前药。鹅翎蘸扫阴内。

阴蚀熏方
雄黄(一钱) 硫黄(五分) 桃仁(五个) 木鳖子肉(二个) 艾叶(五钱) 一加银朱(一钱)

纸卷作条。安灰盆内点着。入马桶内。患者坐于上。熏之。其虫立死。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补中益气汤(见首卷) 龙胆泻肝汤 芦荟丸(俱见疳疮门) 归脾汤 逍遥散(俱见瘰 门)
【目录】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篇名】下部前属性:夫囊痈者阴囊红热肿痛也。由肝肾阴虚。湿热下注所致。治以补阴为主。清热渗湿之药佐之。如初起 肿痛小便涩滞者。清肝渗湿汤。或送六味地黄丸。因寒中